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八八章 无奈的老高 (下)
-
就在宋军进入大理境内的同时,杨家终于反了。
整个洱海以西杨家的势力,已经全bu动员起来,大批大批的军队被武装起来,数量远远超过侯爵可拥有的两万之数,当然也不可能有号称的二十万那么多。
杨允贤是个讲究人,起事之前还找人写了篇疾言厉se的檄文,直斥大理国主段思廉卖国求荣、尸位素餐、荒yin无dao、戕害忠臣等十大罪状。檄文写得十分有文采,把段思廉塑造成了一个昏庸之极的无dao昏君。那些斑斑劣迹如同亲见,着实蒙住了好些不知情的小民。
据说段思廉看到这篇檄文后,一口气没背过来,险些yun厥过去。
发布檄文后,杨允贤恢复南诏国号。起兵五万,加上吐蕃助战的两万大军,诈称二十万,浩浩dangdang朝着大理城的方向进攻。
因为滇西是杨家的传统势力范围,且段氏的大理**早就收缩回京畿,所以南诏军一路上所向披靡,很快便打到了京畿门hu——上关。杨允贤命军队停下来修整,同时向大理城发送通牒,要求段思廉停止抵抗,开城投降。
同时又向各路诸侯行文,要求他们chu兵助战,会盟于上关城下。但除了早就依附于杨家的那些小bu族,各路诸侯都冷yan旁观,没有人趟这个浑水。连原先答应好,要起兵响应的那些老关系,都态度暧昧,并不急着履行承诺。
这是因为大理皇帝段思廉,向宋朝遣使称臣求援的消息,已经众所周知了。
不过也别指望他们会帮段家…从大理到汴京,何止关山万里?宋朝的皇帝和相公们,再商议决策,整军筹备,大军能年底chu发,就算很快了。等到了大理城下,怕是得明年开chun了。
还有的时间坐山观虎斗,等到合适的时机再下注。
~~~~~~~~~
大理皇gong内的朝会上,就弥散着这zhong让段思廉愤怒的事不关己。
他一shen戎装,端坐在宝座上,看着陛下的文武百官,厉声喝dao:“杨允贤公然造反,兵锋已经到了龙首关外。若是龙首关失守,不到两天,大理城就要被叛军包围,诸位怎能如此无动于衷?”
众大臣都渊默不语,段思廉的族弟段思义,只好chu班dao:“杨家以前朝王室,世世代代受皇家恩典。陛下更是待杨允贤恩重如山,可是没想到那厮狼子野心,公然反叛。此等行径,天地共诛之,臣恳请陛下调集天下兵ma,会猎此贼于龙首关外!”
段思廉赞许的笑dao:“义弟所言极是。上关虽是雄关,但架不住叛军日夜攻打,还需各位chu兵勤王,共保上关不失!”他鼓励众人dao:“不瞒诸位,孤已经向大宋求援,天兵不日而至,到时候轻易便能将叛军碾为齑粉,所以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话锋一转,段思廉又幽幽dao:“但我们必须jian持到天兵抵达啊。要不然,大理城破,免不了玉石俱焚呐…”
他的意思很明白了。你们必须写信回家,叫家族兵ma参战,否则的话就等着人tou落地好了!
段思廉的目光一一扫过朝中百官,望到哪个,哪个就缩缩脖子,谁也不肯先开腔。最后百官都望向高智升,高家是最大的诸侯,朝堂上的这些小诸侯,都以高家的ma首是瞻。
见百官都望着高智升,段思廉不禁心中大恨,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忘了他们的封地、官职、俸禄是谁给的!高家只是与他们一样的臣子而已,却全都对他唯命是从…早有一天,要把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全都消灭掉!
他却不知dao,如果没有陈恪横空chu世,高家就会借着这场杨氏叛luan,彻底凌驾于段氏之上,并于十几年后篡位成功。虽然后来又把皇位还给段家,但大理国一直在高家手里控制着。而段氏却失去了所有的领地,愈加穷困潦倒,甚至经常要高家可怜,赏赐几百亩地,以养活满族老小。
可以说,高智升只有一步之遥,就能把大理变成高家的天下了。但在这节骨yan上,宋朝突然cha手,把他的如意算盘一下打luan了…
在原先的算计里,高智升是打算等段家和杨家拼得两败俱伤,再起兵勤王,击败杨家,让乌蛮彻底压倒白蛮,大理境内再没有能跟高家抗衡的势力。那时候,他想当曹cao2当曹cao2,想当曹丕当曹丕,全看自己的心情了。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