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八三章 困龙(上)
-
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高智升离开御书房,登上了ma车。高升泰关上车门,坐在他的对面,问dao:“父亲,谈成什么样了?”
“杨允贤也跟着段思廉施压,要我们jiao人。”高智升叹口气dao:“当初一时贪念,接受了侬智高,本以为如虎添翼,谁知却惹来这天大的麻烦。”说着便把宋朝在广南西路也集结大军的消息,告诉了儿子。
“为这个祸胎死扛不值得。”高升泰轻声dao:“不过他在侬族的地位很高,也不好zuo得太绝,不如让他去蒲甘躲一阵子吧。”蒲甘就是缅甸西bu,缅东则属于大理国。
“也只能如此了。”高智升沉yin片刻,点点toudao:“宋使那边,为父不方便chu面。九天后,你替我宴请一下,说明侬智高外逃的情况。再把原先拟定的礼金翻倍,上下都打点到了。”
“代价实在太大了。”高升泰黯然dao。
“能把这帮瘟神送走,hua多少钱都值。”高智升dao:“我看那段思廉还是没有死了归附的念tou,今天他穿了件宋人的袍子见客,那点心思能瞒过谁?要是真让他靠上宋朝,坐山观虎斗的,就不是咱们了。”
“这件事,杨家应该比咱们急吧?”
“不错,要是段家靠上宋朝,杨允贤还怎么演他的复辟大戏?”高智升颔首dao:“在这一点上,咱们和杨家又是一致的。所以咱们还是继续装好人,让杨允贤父子俩蹦跶去吧。”
~~~~~~~~~~
皇gong里,把神仙们都送走,段思廉盘膝坐在蒲团上,手捻着念珠。陷入了沉思。
他之所以迫切希望依附宋朝,是因为那zhong源自骨髓的恐惧gan…尽guan大理的皇帝向来无法唯我独尊,但像他活得这样窝nang的,却绝无仅有。因为这个皇帝之位,本不该是他的。
大理的皇位传承,也经历过类似宋朝‘烛影斧声’的故事,开国太祖段思平,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过分倚重弟弟段思良,结果造成其权柄过大。一欸段思平崩殂,段思良便伙同董氏,借故废了自己的侄子,自己当上了大理的皇帝。
之后帝系便一直在段思良一脉传递,段思平的子孙,自然与太祖皇帝的子孙一样,遭受着各zhong排挤和提防。一直传到天明皇帝段素兴,因为‘素好游狎、荒yin日甚’,结果被相国高智升废掉,立了段思平的玄孙——也就是段思廉为帝。自此,帝系重新转回太祖一脉。
但这zhong被大臣扶起来的皇帝,手里能有什么权力?而高氏如昔日之董氏,借拥立之功,一举掌握了政权。大肆扩充实力,成为大理国最qiang的一方,凌驾诸姓之上。
原先依附段氏的bu族,也因为天明帝被废,纷纷改换门…他们需要qiang有力的保护,显然一个被大臣扶上龙椅的皇帝,没有这样的能力。这些bu族大都是白蛮,所以大都归于杨氏,杨氏的实力也急剧膨胀起来。
而段思廉chu于对高氏的恐惧,十几年里,不断给杨氏加码,希望他们能替自己,和高氏对抗起来,打个两败俱伤最好了。他却忘了杨氏的来历——那是前代皇族的后裔,和段氏有灭国之恨!
且高智升不愧‘大理第一智者’的称号,他并没有an皇帝的剧本,和杨允贤明争暗斗,而是低调zuo人、chu1chu1退让,从不跟他发生争执。就像今日的磋商,只要是杨允贤提chu的,他一定不反对,哪怕是针对他的,他也毫无二言。
有bu属子弟对此十分不忿,说当今皇DìDū是我们高家立的,凭什么chu1chu1让着姓杨的?但凡说这zhong话的,都被高智升痛打一顿,逐chu京城去。他曾经数度对人说,论才能和威望,我比杨公远远不如。况且我一个黑人,能忝居相国之位,便已经战战兢兢了,又岂敢在杨公这zhong天潢贵胄面前放肆。
高智升这样说也是这样zuo的,他把自己地嫡女嫁给了杨允贤的庶子,后来又为自己的长孙,求娶了杨允贤的孙女,而且言明,只要庶孙女即可。弄得杨允贤都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嫡孙女给了他家,令高智升gan激涕零,逢人就说,杨公实在是太仁义了,我们高家从此以后,唯杨家的ma首是瞻!
为了表示gan谢,他极力为杨允贤争取太师之位。太师,是天子的老师,大理国从没有人活着得到这个tou衔。很多人都劝杨允贤不要接受,不然让皇帝情何以堪?然而作为前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