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九五章 危局
-
李忠这番表现,让陈恪十分担忧。倒不是说这个人本shen如何,而是他对赵宗实和赵宗绩的态度差别…连一个行伍中的cu人,都能gan受到两人前景的明暗,何况其他人乎?
可见情况已经分明到了到何等地步。
这也难怪,因为被水灾打断的帝国继承人问题,现在随着洪水退去,似乎已经到了非决不可的地步。
还是因为那个范缜,这位年初首倡立储的谏官,前后一共上书十九dao,整整jian持了近大半年。到后来,见上疏不guan用,他便面谏,从这一年七月开始,只要一上朝,他必定会建言立储,官家不听他讲,他便秉承宋代言官的一贯传统——上前拉住官家的袍角,不说完不放他走,折腾个没完没了。
赵祯拿他没办法,只好给他升官,然后把他踢到地方去当知州…这屡试不shuang的一招,谁知在范缜这却不起作用,因为他拒不上岗。
范缜说自己有病,便回家ying生生躺了一百天。当人们再看到他时,都认不chu来了——只见不到五十岁的范缜,已是须发皆白,就好像韶关前的伍子胥一样。
事态到了这一步,就不受任何人控制了。范缜的执着激励了许多有志一同的官员,他们也开始纷纷上书,其中不乏重量级人wu。
先是侍御史赵卞上书,拿刚刚过去的洪水议论说,老天爷已经对我们发chu警告,民间也生chu惑众的妖言,皆是因为我们的国家没有储君啊!希望官家秉持大公无私之心,赶jin选个接班人,把他或者放在gong里接受帝王教育,或者让他zuo官磨练,总之一刻也别耽搁了!
ma上知制诰吴奎、御史吕景初等人也上书附和。就连那个砸缸的司ma光,尽guan远在地方,却心忧朝廷,也跟着凑起了热闹,上书建言立储…当然,他现在虽然很有名,但毕竟远在西北并州当通判,对朝廷没啥影响力,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
真正有影响力的大腕有三位,第一位乃是‘十chu1响锣、九chu1有他’的欧yang老大人。文坛盟主欧yang修,被范缜的忠义之举gan动到不行,但他恪守君臣之dao,从来不对皇帝说重话,只是以拉家常的语气劝谏dao:
‘官家原来没有皇子,但有公主陪伴,所以不会gan到孤独。现在公主chu嫁了,你shen边的人越来越少,那么国事之余,回到后gong,能和谁说说话?平民百姓尚且得享天lun之乐,一国之君怎么可以缺失?所以我觉得,你现在应该从皇族里找一个中意的zuo儿子,让他陪伴您左右,好好孝敬你。’
官家看了,只回了他三个字:‘我不闷…’
欧yang修没有成功,第二位大腕chu场了,他是范缜的上司,知谏院唐介。此人以直声动天下,可谓有宋一朝力度最qiang的言官,文彦博首度罢相便是拜其所赐。而将皇帝心肝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拉下ma,更是铸就了他的赫赫威名。朝臣皆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直呼其名。
当年唐介因为一下弹劾两位大佬,用力过猛,结果把自个也弄到地方上去了。去岁,文彦博当政不久,便把他调回京来,还让他当谏院的长官,以显示自己气量宽大、不计前嫌,而且保护言路畅通。
他这一手确实是妙,不guan愿不愿意,唐介都欠了他的人情,再跟他作对的话,不仅别人会瞧不起,自个过意不去。
文彦博没猜错,这次返京之后,唐介一直比较沉默。包括他再次罢相,唐壮士都冷yan旁观,没有吭声,以至于大家都快忘了,还有这样一门大炮的存在。
但大炮总是要开火的,且一开就是地动山摇。那是某一天的早朝上,他和包拯的老冤家张尧佐终于死了。得知了这个死讯,官家心中百味杂陈,对大臣们gan慨了一句:“你们以前都说张尧佐是本朝的杨国忠,朕要是用他,就会成唐明皇第二,国破家亡远逃西蜀,其实哪有那么严重,言过其实了吧?”
群臣微微脸红,毕竟张尧佐一辈子也没作恶,只因为他是外戚,就被当成了全民公敌。现在他们都安静了,心说,就当在尊重死人吧。
可唐介突然说话了:“是的,官家说得对。张尧佐确实比杨国忠qiang。”
见当年弹劾张尧佐最厉害的人,都承认自己说得对,官家shengan欣wei,饶有兴趣的听他说下去。
只听唐介不jin不慢的接着dao:“当初若用了张尧佐,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