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七二章满江红(2/2)

陈恪还有一句没说,帝王心术,其实就是两个字,制衡。以文御武过了,就必然要调整,这理,赵祯不会不明白。

狄青缓缓:“如此,我便把下半生,都奉献来!”顿一下:“只是官家,会答应么?”

“这首词的作者,是元帅,不是我。”陈恪却断然:“千万记住,不然无法达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还容易横生枝节。”

‘澶渊耻,犹未雪;臣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血。待从,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待陈恪写完,狄青已是满脸泪,他朝着陈恪一拜:“三郎,谢谢你救了我。二十年前那个狄青又回来了,那个追逐功名的狄青,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个光荣而艰的任务…”陈恪哈哈大笑:“还是留给元帅吧!”

“说起踏破贺兰山来,我有首词给元帅。”陈恪这次毫无愧意,心,岳武穆,您老气量宽宏,肯定不介意我拿来救狄武襄,说不定,这个世界上,便不会再有靖康耻呢…

~~~~~~~~~~~~~~

“好!”陈恪心说,岳爷爷的词,你却也磨得墨,便提起笔来,在纸上银钩铁划岳武穆的《满江红》来:

“一定会的。”陈恪笃定:“我方才便说过了,文官集团已经大到,可以胁迫官家的意志了。今年沸沸扬扬的立储**、六和塔**、乃至元帅的这件事,都是明证。”他压低声音:“官家再仁惠,也当了几十年的皇帝,既然已经明白,重文轻武的政策过了,也在倾力行调整,就一定会同意你的计划…别忘了,那些武将,都是官家的学生!”

说到这,陈恪嘿然一笑:“而且现在这个时机,非常合适。元帅将这张牌打去,完全可以起到诉悲情、表忠心、以及让官家舒心的三重作用。”

狄青在边上看着,只觉着每个字,都击自己的灵魂一样,那已经冷却的血、重新沸腾起来;那些已经忘却的志向,全都鲜活起来,挠着他的心、着他的肺,像要从他薄而,像要化成最有力的怒吼——抬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怒发冲冠,凭栏,潇潇雨歇。抬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空悲切!’

“也不知这辈,”说得狄青心澎湃:“还有没有机会,重回沙场了!”

“从武学培养来的武将,有着‘天门生’的份。”陈恪淡淡:“在文官面前,底气要一些,官家也更信任一些…要扭转重文抑武的局面,这至关重要。”

还有一更…(。如果您喜作品,迎您来起(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元帅怎么学那些措大?端得是不利。”陈恪却大摇其:“我帮你,只是看不惯那些文官的行,你不用觉着欠我的,我也绝对不会要挟你什么,只要你能过这一关,把武学院办起来,区区一首词算得了什么?!”对吧,岳爷爷?

“为什么三郎可以看这么清楚。”狄青彻底服了,他甚至觉着,自己之前,几次三番拒绝对方的建议,实在是不知好歹。看着陈恪,他又是赞叹又是惭愧:“而我年近半百,却一直懵懵懂懂?”

“只是窃取了三郎的佳作,实在让人汗颜。”跟岳飞一样,狄青的文学素养并不弱,足以撑起这首词。而且他赳赳武人的份,与这首词乃天作之合,绝对不虞被怀疑,有人代笔。

“那不见得。”狄青摇:“如果你愿意学,某可以倾相授。相信以三郎的才智,他日提兵踏破贺兰山,擒拿李谅祚,也不是没有可能。”贺兰山,正是在西夏境内。

--------------分割-------------

“这…”狄青略一想便明白了,武将勾结宗室,向来是帝王的大忌。要是说这首词的作者是陈恪,那官家不免会联想到,他是不是在为赵宗绩拉人脉…陈恪和赵宗绩的关系,经过那次官家的宣传后,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早听说三郎会绝妙好词。”狄青大喜:“某亲自为你磨墨!”

陈恪心说,这太正常了,我上辈看过‘百家讲坛’,有参考答案的。当然,他只能故作的笑笑:“元帅不要这么说,术业有专攻么,让我学一辈,也学不到元帅打仗的本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