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二章余波2(2/2)

到杨秀起兵之后,他那张檄文里极是不客气,直是将杨昭骂得狗血淋。朝廷里关陇的文武臣还好说。那些关东大族者,如太原王氏、荥郑氏、范卢氏、清河崔氏等等,则无不视之为蛮夷劣的荒谬败德之行,对之都颇为不齿。更有甚者,不少关东世族年轻弟日常间说起,亦均以杨昭为笑谈。

这关东关西(函谷关)之争,其实亦非自今日而始。其源早在秋战国时便埋下了。关西人勇悍善战,关东则富庶得多也文明得多。上千年来关东关西不断明争暗斗,始终互相不服气。但关东人虽然从牌面上占尽优势,偏偏每次与人相争,却又不知何故,全都输得一塌糊涂。

去这么久,你母妃便天天也记挂着你。今天便别了,随我回去见你母妃吧。”顿了顿,又:“这几日父皇该会下旨封赏三军主将,若无意外,一个上国大将军的爵位是跑不你掌心啦。很好,很好,哈哈。你也先别回自己王府,安心住在里等消息就是。”

虽然自命清,可是清不能当饭吃。为了现实利益,关东世族也仍然需要仕作官,更需要密切注意朝廷中的动向。之前杨广夺嫡,他们没机会靠拢。这次杨昭被拜为上国大将军再加尚书令,显然又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打不到儿的主意,打打孙主意也不错,就当是放长线钓大鱼了。

故此杨圣旨一下,当天下午就有许多人将拜帖请柬送到了河南王府。其中倒有九成九都来自关东世族,倒似是把先前私底下嘲笑杨昭“逆/常,连自家叔叔的女人也不放过,委实是中饿鬼”等等说话,都统统自动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一时间河南王府门若市,比起庙会赶集还要更加闹三分。连门槛也被这些访客磨平了半寸。只是杨昭此时还在东之中,和杨广与萧氏一家三享受天之乐。全不知王府中李靖为了替自己收礼和拜帖请柬,直是已经笑得肌酸痛外加五官僵,心中连声叫苦不迭,简直比捱受唐十三的重掌轰击还要难过。

大隋开国以后,也收了不少关东世族朝廷供职,但这些关东世族总是有莫名其妙的优越。虽然因为情势所而不得不为大隋效力,实质心里是一万个不服气。既然动摇不了大隋基,便惟有时不时说些怪话聊作愤了。这就和斗败的狗总是退开到远拼命吠叫一样。其实若是敌人稍微踏上两步,这只狗就立刻夹着尾地逃走了,杨悉这些关东世族可怜复可笑的心态,反正宽容正是胜利者的特权。所以很大度地从来不和他们计较。

回想起萧氏的温柔呵护,杨昭心中不由得便是一。他虽然是穿越过来的,但穿越前就只和爷爷相依为命,未曾享受过母关怀。穿越以后,萧氏无微不至的关,早让杨昭将她当成真正的亲生母亲一样。假如说对杨、杨广的情只有八、九分,那么对萧氏的情便是十二分。当下:“儿遵命。”

至于杨昭,则是拜上国大将军,加尚书令,邑一千五百。其河南王及左卫大将军的本官则如故。而除此之外,杨的圣旨之中更对杨昭有不少嘉奖赞誉的言辞。并许其参与朝廷朝会。如此一来,杨昭就不再是虚爵禄的闲散王爷,而变成有资格提建议,参与国家大事了。

杨广的判断没有错。仅仅过了三天,杨封赏平将士的圣旨便颁发下来了。作为行军大总,宇文述理论上来讲功劳最大。所以加开府仪同三司,辄给鼓,并赐财,其宇文化及则特许开府。独孤峰加封太右卫率,,国大将军,封魏宁县公。来护儿则位上护军,封南郑县公。其余屈突通、独孤盛、独孤霸、宇文无敌等亦各有封赏,皆与其功劳相当。

杨昭是杨家第三代,所以之前并不太被朝廷中的各位大臣所重视。大家不过就是知“有这么一个人”而已,也并不重视。但在杨广正式成为太之后,便有些有心人开始注意到这位东储君的嫡长了。但杨广和杨勇的夺嫡之争太过惊心动魄,朝廷中因为太废立而遭殃的人太多,大清洗过后人人自危,惊魂未定之际,也没谁敢再有什么动静,总得先平静一段时间再说。但去年除夕夜新年大宴时,杨昭一鸣惊人,可谓大大地了回脸。事后杨加封这个孙为河南王兼左卫大将军的圣旨发来时,那些政治动们便纷纷嗅了风。可惜杨昭随后又离开大兴去了成都,那些有心人纵想攀龙附凤,却也没机会下手。

秦始皇从关西起家,如秋风扫落叶般灭掉关东六国,这是第一次。汉末时袁绍占据河北,以泰山压之势攻灭曹,却在官渡惨遭大败,这是第二次。北魏末年,掌握关东而建立北齐,宇文泰掌握关西而建立北周。其时关西残破,民生凋敝;而关东则有兵有财,实力十倍于关西。可是斗到最后,北齐却依旧被北周灭了国。那些依附氏的门阀世族又一次站错队,更加倒足了大霉,这是第三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