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把酒问青天(2/3)

李神通偷偷用角余光向明月大家望了几,只见这位以音乐名闻天下的奇女,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楼下歌舞,那白如凝脂的脸庞上,此刻竟自然而然地焕发了一奇异光彩。月光之下看来,更使他这名李氏门的世家心醉神迷,浑不知人间何

霎时间,音量增加了好几倍的快乐韵从窗外一涌而,将整间雅阁的空间也充得满满当当。凭栏下望,只见目光所到之,全是张灯结彩。人肩接踵,玩乐声此起彼伏。而此际锦楼下,正有一群盛装打扮的异族少女,载歌载舞地从街上经过。那群少女后,又是十几名披彩衣的壮后生,敲击着腰间手鼓边走边

杨昭也并没

良久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杨昭固然听得心驰神醉,甚至连梵清惠这定力的人,也不由得幽幽叹了气。李神通更是如痴如醉,喃喃:“在齐闻《韶》,三月不知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我本来只以为那是古人的夸张。可是…可是…唉~领教过明月大家的绝世萧技之后,我又何止三个月?只怕是三年都不知味了。”

李神通笑:“刚才从楼下走过的只是蜀地人。当年诸葛亮南渡泸,七擒孟获。那孟获就是蜀地人的首领了。不过在蜀地以南、趾以北、岭南以西的大片土地上,据说还有南蛮百族,和人也是同宗共祖,族里自古传下来的音乐,据说还是上古三代嫡传,在中原却早就散佚了。”

明月目现奇异光芒,更显得悠然向往,:“这个明月倒还真是从未听说过。孔夫说礼失求诸野,乐失其实也应该如此啊。为什么明月以前竟想不到呢?”回又向李神通福了一福,柔声:“多谢李公。明月兴致忽然起来了,梵,李公、杨公。如蒙不弃,且请听明月奏一曲。”当下就从袖中取紫玉萧,凑到朱边调试了下音,葱葱玉指挑捻捺,悠扬萧声随即而起。

越以前在学校上音乐课的经历,以及参加过由云南省政府举办的泼节活动等等记忆,杨昭用不着听第二个音符,已经认了那是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但明月却似乎对此从所未闻。她“咦~”地低声轻呼,起离席,走到雅阁临街的窗前,双手一推。

顷刻间,锦官楼上下内外,全都变成鸦雀无声。不那些客人们本来在些什么,此际全都屏息气,惟恐打扰了这位萧中仙的演奏,更惟恐错过了半个音节。但听那萧声中又逐渐呈现西斜,百鸟归巢,终于夜幕降临,繁华去尽,一切再度重归祥和宁静。

两旁围观的人群兴采烈地指指。气氛之烈,看起来甚至比金吾不禁的元宵佳节,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不远的街彼端,又有另外十好几群同样的组合正裹挟在人群中缓缓前。他们上装束打扮,还有演奏的音乐同样大异于中土,却又是另外一风格韵味了。看这模样,倒是和现代的车巡游队伍差不多。

明月大家被梵清惠誉为琴萧双绝,当世无双。但这一路走过来,杨朝从来未曾听她演奏过音乐。此时侧耳聆听,只听那萧声旋律缠绵悱恻,开始时若断续,极柔极细。逐渐地音声渐起,恍若朝初升,雀儿吱喳;随之又似有山涧泉,碎玉飞溅。继而百争艳,万紫千红;间关鸟语,彼鸣此和。将那回大地,万复苏,天地间生机洋溢,欣欣向荣的好景象,全栩栩如升地呈现前。

好半晌,那些异族女的队伍终于全走过锦楼下而移向其他街坊。明月如梦初醒地长长叹气,关上窗席,神往不已地:“这些西南人的音乐天真自然,淳朴中更洋溢了无限生机野趣,果然别风格。等到蜀王世的寿宴结束以后,明月定要在蜀多留一年半载,好好把这里的音乐搜集整理呢。”

明月淡淡轻笑,笑容里却似乎并没有喜悦,反而不经意地一丝寂寥。只因为类似的恭维说话,她早已经听过太多,再也不觉稀罕了。可那这些恭维自己的人啊,充其量也不过只是听众,而不是真正的知音。而她渴望哪个能够真正听得懂自己,并且与自己琴瑟和鸣的人,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假如存在,那么这个他,到底又在哪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