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充分,从四面八方堂堂正正地开进来,难道您指望我们在平坦的中央郡平原上,依靠野战正面击败敌军吗?”
“万斯将军,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思考,战场瞬息万变,谁都难以预测今后战争的走向和形势。合格的指挥官必须对所有的可能性都加以考虑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即使发生了最坏的情况,我们也不能束手无措。我们想想这种最坏的可能性吧,假如领主的主力被困在闪北无法脱身,甚至因战败而不得不退守闪南,我们中央郡是否就只好坐以待毙,引颈就戮呢?我们难道只能甘心接受这种被动局面吗?为什么要把命运寄托在援军身上而不是控制在自己手里呢?”
席尔瓦换了口气:“将军阁下,您刚才对敌我形势的分析,我是赞同的。敌我双方的差距确实太大,我们手头上的这点兵力,确实根本无法与七八十万联军正规部队正面硬撼。我们就是连打十场胜仗,消灭与我军等同数量的敌人,仍然处于绝对的劣势,但只须一次失利,我们就将彻底不能翻身。不过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改变一下原先设想的层层设防,缓步撤退,以迟滞敌人前进的战略战术。经过多日的思考后,我的想法终于逐步成形。它主要分成两步,先说第一步吧,那就是大踏步后撤,所有武装力量撤入巨木堡和黑岩城防守,不与敌人在野外纠缠。”
“大踏步后撤?难道一仗也不打,就把富饶的国土拱手送给小丑联盟?”
“是的,黑虎军团三万人和三万私兵将撤入黑岩城防守,其他部队都集中到巨木堡防守。由于加入了那些杂牌军后,我军的平均素质已经低于联军,而詹鲁和塞尔的指挥官也身经百战,在入侵时自然会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不会给我们什么可乘之机。从士兵的使用效率上讲,我军素质低于敌军,野战中就是一对一也难有胜算,即使我们能想出奇计,抓住战机,了不起也就是以一对二,但是,如果依托巨木堡和黑岩城坚固的城防工事,城墙后面的一个士兵却有可能抵挡五六个敌人。所以我认为,与其在原野上白白消耗兵力,不如全军收缩成一个拳头,在巨木堡和黑岩城两地死守。这样用兵,更有效率,敌人没有几十万大军攻城,无法夺下我们的城池。”
“啊!是这样,”万斯皱着眉头,语气里不无嘲讽:“这种战略也太保守了点吧!撤入城内死守,敌人很快就能将我们团团包围,除了打开城门迎击,没有了任何腾挪调度的空间。李维将军说过,纯粹的防守最终会失败,永远只知道躲在城墙后面的军队,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难道你指望在巨木堡和黑岩城城下把几十万敌军消灭干净吗?”
“你说的没错,万斯将军,”席尔瓦不以为意:“但我刚才只说出了第一步,通过全军退守,把敌人吸引在坚固的城墙下进行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第二步才是我这个构想中的关键,即开辟第二战场。”
“哦,说来听听。”万斯既有些怀疑,又热切地想知道答案。
席尔瓦开始和盘端出自己多日沉思的成果:“我们刚才的分析,都仅仅考虑了已有的兵力,从这一点出发,面临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敌军的入侵,我们也不得不做出全线退守这种保守决策。但是,我们的思维显然不应该局限于这个狭窄的框框里。跳出这个框框,你会发现,战场不仅仅是在巨木堡和黑岩城的城墙下,能够参与战斗的人员,也不仅仅是我们现有的全部武装人员。”
“难道你是说…”万斯有些恍然大悟,不过眉头却反而皱得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