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大半载,除了指法外,殒惊天总是让琴师向小夭传授同一首名为《天上人间》的曲,反反复复,连琴师都渐渐地不厌其烦。
“好,今日你为爹奏此一曲,如何?”殒惊天问罢,也不等小夭回答,便偏室抱来一架瑶琴,支好琴架,解去琴罩,用
绸布仔细拭去琴
的尘埃,直到纤尘不染,泛起乌黑幽亮的光质,然后调试琴弦。
祖年转面对众北尉府的人大声
:“走,回北尉府!养
蓄锐,听候城主差遣!”
小夭知,虽然娘已去世多年,但在爹看来,娘却依然在这竹馆内。竹馆内的每一件
品,都可以让爹忆起当年关于娘的
滴滴…娘
静,所以爹不愿让外人
竹馆中。
竹馆四周遍翠竹,连馆内也
可见“竹”的痕迹:竹帘、竹窗、竹椅…
望着父亲如霜白发和憔悴的脸容,小夭忽然有了一份愧疚,暗忖:“爹本就日夜
劳,而我又总让他
心…”
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殒惊天退后两步,满意地望着那架价值不菲的瑶琴,中泛起了一线柔情,这才对小夭
:“你来。”
小夭着葱绿
的长裙,容颜清丽,因刚刚冒雨而至,鬓角沾上了如雾般细小的雨珠,恰如一棵葱翠、亭立、生机盎然的修竹。
小夭依顺地在椅中坐下。这竹馆,就是小夭也很少能被父亲允许内,这是她母亲生前居住之
。
“小夭,你小时候练过的那首曲,还记得吗?”殒惊天问
。
此刻,殒惊天伫立于竹馆南向的窗前,望着窗外的绵绵细雨,望着细雨中葱翠的翠竹,怔怔神。
小夭对母亲的模样已记忆模糊,母亲去世时,她太过年幼。她的心中只有一个隐约的印象,记得母亲很丽,很
净,不喜多言,但更多的细节,她已记不起了。
殒惊天微微颔首,不再言语。
绿竹相偎相倚拥在竹馆的四周,形成了一天然的绿
屏风,将残酷的现实阻隔于这片绿
之外。
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总觉得自己对母亲的怀念,远不如父亲对母亲的怀念。
祖年动地
:“多谢城主宽宏大量!只要城主一声令下,北尉府所属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小夭忽有所悟。
乘风竹馆。
竹馆中的殒惊天,已不再是叱咤风云的坐忘城城主,而只是一个
怀的老者…
殒惊天转过来。
“爹,你找我?”是小夭的声音。
小夭到父亲的语气有
说不
的伤
,心
不由一
。
小夭记得年少时父亲特地为她找来一名琴师,以琴艺相授,奈何小夭生刁顽,毫无娴静可言,只觉琴弦之间毫无乐趣可言,于是仗着城主
女的
分,
与琴师为难,又有一帮
她的侍卫、侍女暗中相助,不及一年,那琴师便满怀失落而去,从此殒惊天不再对小夭习琴抱有期望。
众北尉府的人轰然应和,很快便退了长街。
她是个喜闹的女孩,并不习惯竹馆的幽静。
竹馆是殒惊天心中的禁地。
她不想扫父亲的兴,忙:“大致记得。”
只是秋风院藓侵阶,幽静之余,自有凄凉。
脚步声起,有人竹馆。
如今殒惊天一问,小夭便知父亲所指的就是这曲《天上人间》。
从殒惊天的举动看得,这些事他已是驾轻就熟,而并非偶尔为之。
殒惊天笑了笑,笑容有些伤:“这些日
城中发生了太多的事,已很久没有空闲来陪陪你娘了。”
“爹,你又想念娘了?”小夭。
殒惊天淡淡一笑,:“谁说本城主要怪罪你们?”
主降罪!只要城主愿为北尉将报仇,纵是把我剐了,我也心甘情愿!”
殒惊天慈地拍了拍她的
,以和缓的声音
:“是啊,以后是该由你来竹馆陪陪你娘了。”
剩下的,就是一份幽静。
小夭地为父亲的耐心、细致、娴熟所惊讶。
“爹想让你陪陪。来,坐。”殒惊天亲自为小夭端来一张竹椅,一脸的慈。此时,他已是只将自己视作一个父亲,而不再是坐忘城城主。
她很乖巧地:“爹,以后你如果无暇来陪伴娘,就让我来,好吗?”
竹馆是乘风最为幽静的地方,独拥一院,竹馆四周
竹影婆娑,平时除了一位老妇及一位十几岁的小婢负责竹馆的清扫外,不会有外人
竹馆。
小夭坐在琴前,轻轻声拨了
黄昏时分,天开始下雨了,并不大,但绵绵而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