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127章 战争的代价
“弗雷德尔瑞克-桑德斯沃街71号,在靠近乌尔特斯洛沃shi地的位置。”
坐上法国产的老款沃兴小汽车,黛娜急切而忐忑地给开车前来接应的中年男子报chu从前的详细住址。
这位“曼丽姨妈的侄子”——前德国党卫队保安chu1潜伏在哥本哈gen的情报人员,不慌不忙地点了点tou。对于这个地址,他应该不会gan到陌生,因为在不久之前,林恩就已经委托安德里指派下属情报人员前去探察了情况。遗憾的是,在德军占领期间,那条街有一多半房屋都被清理chu来挪作军事用途,1945年后又被用来收容从东bu战线撤下来的德**民,情况相当复杂。战争结束后,只有一少bu分原居民重新迁回旧址,而他们也不太清楚昔日的邻居们现居何chu1。
对于这些情况,林恩之前就对黛娜如实相告,只是她仍祈盼林恩能够带她回一趟哥本哈gen,因为她相信家人只要依然健在,迟早会回到哥本哈gen,哪怕更换了住址,也是有机会再重聚的。
欧战结束过了大半年,哥本哈gen市内秩序井然。由于没有发生过地面战斗,大多数街dao和建筑wu都保持了原有的模样,但一少bu分因炸龘弹、失火或其他情况受到破坏的房屋静静矗立在某个角落里,提醒人们这座城市在残酷的战争期间并非世外桃源。
车行二十多分钟便抵达了黛娜所说的那条街dao,相比于市中心区域,这里的建筑颇显古朴陈旧,那些披挂着丹麦国旗的旗杆,过去几年恐怕一直是用来悬挂德国旗帜的。
当汽车最终停在71号,一栋两层楼的尖ding房屋前,车上之人集ti选择了沉默。和周边两栋建筑一样,它俨然属于废弃状态,门框上不见了门板,窗hu上也没有玻璃,从外面往里看去,房间里四bi空dang。
重回故土,黛娜的装束显得低调而shen沉。在ba黎买的时装款棕se渔夫帽,边缘下拉到了齐眉高度,略略低tou就遮住了半张面孔;双排扣的浅褐se风衣很长,下摆只louchu小tui到脚踝不超过10公分的bu分;红褐se的衬绒单鞋样式简单复古,pei着一双朴实无华的黑se长mao袜,整个人看上去并没有明显的亮se。
她独自推门下车,在街边抬tou仰望曾经的居所,这里算不上富人区,但也不是贫民窟,稍加修葺并重新粉刷装潢,在丹麦首都属于中产阶级的小康居所,然而曾经的幸福和温馨在这绚烂的yang光下却全然不见了踪影。
林恩跟着下车,以一zhong看起来从容自然的目光审视周围的环境。街dao上的行人大都自顾自的走路,偶尔投来一瞥,脸上也都是劫后余生的淡然。近chu1门前,两个年迈的老妪靠墙而坐晒着太yang,她们好奇地打量着林恩和黛娜,口中喃喃相语。
黛娜终究没有步入这空无一人的房屋,她看到那两位老妪,转过shen走了过去。这时候,她们也认chu了昔日的邻家女孩,瞪大yan睛显得非常惊讶。
走到老妪跟前,黛娜弯下腰,用林恩听不懂的丹麦语和她们jiao谈,其中一人伸手曳住黛娜的白皙细nèn的手,满目沧桑、摇tou叹气地说着什么。看着这一幕,林恩心生无限gan慨:战争可以是军人展现才华、纵横疆场的机会,对平民而言却意味着苦难、离别、煎熬和恐惧。如若帝国的重新崛起还需再战,他已然觉得于心不忍,也许正因为这zhong民心所向,意识形态对立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在二战结束后才免于新的战争。
看黛娜还在和老妪说话,林恩从口袋里摸chu在荷兰购买的香烟,刚打着打火机,忽然听的宛若晴空霹雳的轰然一声响动,地面虽然没有震gan,耳mo也没有受到qiang烈刺jī,但林恩的经验清清楚楚地告诉他,这是常规爆龘炸wu的爆炸!
林恩惊讶地抬起tou,此时晴空万里,并没有战火烟云的一丝痕迹,转tou环顾,却见行人毫无惊慌之se,而“曼丽姨妈的侄子”——驾车的司机,顺势下车走来,附在林恩耳边低语dao:“是北bu海滩周边的排雷行动。”
林恩恍然大悟。尽guan盟军在战争后期并没有直接进攻丹麦,但作为常规防御手段,驻守丹麦的德**队仍在丹麦各chu1埋设了150万枚地雷。与二战期间德军在法国、波兰或是本土埋下的地雷相比,这个数子还算是小的,但在丹麦这样一个面积仅有4。3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