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乎是林恩所能设想到的最好情况!
只开了一枪,林恩就意识到步枪或冲锋枪依然很难在这样的战斗中发挥大作用,他脆放弃了无用的作为,试着以旁观者的冷静审视战场。视线中,胡渣少尉左手略微撑起上
,持枪的右手撂在一旁,面朝公路方向,密切关注着战局的发展,尤其是苏军装甲纵队排
那两辆坦克。它们在大树阻断公路、车载步兵死伤殆尽的情况下仍在前
,
看着就要逃脱“坦克杀手”的猎杀,埋伏在路旁的德军反坦克步兵终于开火了。结果,一枚火箭弹打中第二辆苏军坦克后
并当场将其击爆,而
向第一辆苏军坦克的火箭弹却稍稍偏离了目标。在这
情况下,反坦克步兵们即便用最快的速度重新装填也无济于事,只能
睁睁看着那辆苏军坦克一面调转炮塔一面继续往前走。苏军坦克手们很清楚:只要离开德军反坦克火箭筒的
程,自己的坦克炮就能够从容地修理对方!
把他所面对的德军步兵放在里。若是预先派
步兵沿着树林
行战斗侦察,这第二场阻击战恐怕是难以奏效的。
以超乎想象的冷静观察着地面战场,林恩却还是忽略了空中,尤其是在激烈枪炮声遮蔽了发动机嗡鸣声的情况下,他全然没有注意到两架灰绿涂装的战机从北方低空飞来。它们的机翼上刷着醒目的黑白铁十字徽标,虽然是灵巧的战斗机外形,机腹下仍然挂了一枚圆
、黑乎乎的炸弹。既无
动作,也没有表演的兴致,它们沿着公路飞行了一段距离,直接朝苏军坦克纵队投下炸弹,
接着拉起、盘旋,一百八十度转向,重新沿着公路飞行,小角度俯冲、扫
、拉起一气呵成,然后
也不回地复往北方飞去。
前一仗的成功经验使得林恩无需再次提醒胡渣少尉,他安排的士兵果断在第一辆苏军坦克驶过爆炸后才拉绳,加上手榴弹三四秒的延时,爆炸时第二辆苏军坦克也已经驶过。两棵
大的杉树在爆炸中嘎嘎地折向公路一侧,倒下时堪堪将苏军装甲纵队的第三辆坦克与前后同伴都分隔开来。
稍远,靠近公路的一些树木突然在嘎啦嘎啦的声响中朝着公路反方向倒下,几辆苏军坦克就如白
北极熊,以蛮力撞开面前的天然障碍。在密林中开炮无异于引火**,它们只以
程较远的车载机枪猛烈扫
,绝大多数
弹都噗噗地打在了树
上,即便如此,坦克上的机枪
还是持续跃动着
击的火光。
MG-34/42那机械而冰冷的声音在林间嘶吼,成串弹无情地
向搭载坦克作战的苏军步兵,他们中许多人还来不及
下坦克就被打中,
手
捷的则立即躲藏到坦克的另一侧。尽
设伏过程中没有一名德军士兵冒着暴
目标的风险横穿公路,但早先沿着对面树林撤退的德军
队还是有一小
分人自发
合友军的行动。战斗打响之后,他们冷不丁地从苏军士兵背面
击,等到苏军组织炮火和机枪
行还击时,他们又如同山猫般窜到另一个隐蔽的
击位置去了。
面临相同的“公路陷阱”苏军坦克兵们虽然有了教训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从第三辆坦克往后,所有的战车都在第一时间停了下来,并用最快的速度转动炮塔向公路侧旁开火。然而,它们的反应再快也快不过在此恭候多时的德军反坦克步兵们,只见三枚火箭弹先后拖着白的尾痕飞
树林,一
气打爆了苏军的第三和第四辆坦克。烈焰冲天而起,在半空中转化为大团黑烟,继续升腾,
过了最
的树尖。
目光从远收回,林恩有意看看趴在自己
旁的“屠夫”这位党卫军中士、步兵班班长正斜端着他的冲锋枪。虽然这
全自动武
的
程号称有200米,但实际上真正有效发挥作用得在百米之内,且隔着许多树木,一梭
弹恐怕也难有两颗飙到公路上,击杀苏军步兵的可能
则近乎于零。尽
完全可以这样
“屠夫”却并没有转过
来找林恩要
程更远的“**沙”他板着一张冷冰冰的脸,用冷得简直可以把敌人冰冻的目光盯着前方看。林恩觉得不论是有苏军步兵突
树林,还是上级指挥官下达冲锋指令,这家伙肯定会在第一时间
正确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