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章明末军阀降(2/2)

看到众人,皇太极又:“京师细作往来时日过久,等确认此事后时机已逝,朕的意思是,不言也好,空来风也罢,咱们都要抢先一步手,这样吧,苏克萨?”

于学忠一面安着自己,一面叱喝那几个包衣继续下坡背土…

大帐内,一大衣的皇太极负手而立,帐下站着许多满汉固山额真,还有各旗的旗主,还有六的承政等,他们都在听带着熊的刚阿泰汇报从辽西传过来得情报。

刚阿泰又:“陛下,辽西坐探还探查到一个消息,说是杨波所的团练营援京畿后驻防在昌平一带,不过…”

半响后,皇太极:“杨波此人志向不小,团练营反了朕也不觉惊奇,若是情报确实的话,对我倒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

听到刚阿泰的话,众人都皱起了眉,祖大寿这个老对手险狡诈,若是趁他们后方空虚大举兵,这确实是相当的麻烦。

于学忠转过脸朝后方望去,土坡后面竖了几石墙,石墙后方到是旌旗飘舞,刁斗声声,人叫嘶,密密麻麻的帐篷,寨从山脚一直延绵到这里,每次看到这些营盘,于学忠又觉得心下稍安,八旗实力雄厚,明军不过区区万余人,又能守多久呢?

“围魏救赵”皇太极淡淡的望着地图缓缓开:“祖大寿也是打老了仗的人,不会不会知海,耀等一带乃我必救之,不过祖大寿乃守家之犬,数次惨败我八旗之手,现在他还有多大勇气过三岔河,朕对此倒是有些怀疑。”

哦?

“派人书给杨波,就说明日朕亲自与他在城对答,双方不派亲卫,问问他可有这个胆?”

多尔衮见皇太极面有喜,试探:“若是明国朝廷对杨波猜忌,内外夹攻之下正是我等大好时机,大汗何不派使节,试探杨波的态度?”

众贝勒都是皱眉思,一时间也不敢说绝了,毕竟攻打大凌河时祖大寿也算手段百,当年莽古尔泰也很是吃了一些亏,再说祖大寿这个人心思极为难猜,好比把全族丢给大汗自己却孤跑回锦州,连皇太极都不明白他的思维方式。

“反了?”皇太极大惊,追问了一句。

“…听说团练营不知何故,反了?!”刚阿泰有些迟疑的

皇太极也想到这,便:“尽如此,也不可不防,这样吧,让济尔哈朗领镶蓝旗主动迫至锦州一线,破袭几个屯堡以为威慑,哼,祖大寿以为我八旗主力不在便可为所为了吗?真是笑话。”

看到刚阿泰不敢确认,皇太极陷了思索,而大帐内众人也轰的一声窃窃私语起来,这个消息确实有些震撼。

皇太极还没说完,众人都吓了一

苏克萨不知何事,赶来跪倒。

多尔衮话没说完,岳托抢上一步:“杨波所乃我大金心腹之患,大汗还请三思,招抚杨波绝不可行,唯有灭之方能心安。”

皇太极摆摆手,打断了争执:“杨波此人狼野心,诱降绝不可行,杨波所乃明国唯一敢战之师,唯有动以雷霆,灭绝以安后患,不过嘛,若是朝廷与杨波已经到了火不容的地步,朕需趁这个时机添把火,加速明国与杨波反目,到时候杨波四面皆敌,我看他还能蹦跶几天?”

皇太极听到杨波的消息顿时来了兴趣,转盯着刚阿泰,摆一副专注倾听的模样。

皇太极朝范文程示意,后者立刻命人在大帐里展开一幅大的辽西地图,上面山川河绘制,并不比旅顺地图逊,皇太极挥了挥手,八旗诸贝勒等都随着他围了上来观看。

“…使锦州一行约莫百余人,听说带了不少特产,为首乃是旅顺杨波下一个叫胡贵的,同行的还有安东卫姚家二姚文昭等,与祖大寿所谈何事不得而知,不过听说最近锦州关宁骑兵频频调动,似有越过三岔河一带的打算。”

“过几日等京师的作细消息传回便可实,不过才以为,此消息有八成可信,据说当日胡贵在酒筵上得知此消息后大惊失,听说当晚便匆匆收拾行装连夜赶回旅顺,只留下姚文昭等人在锦州继续与祖大寿密谋。”刚阿泰见主不变,心里有些发虚,赶详细补充

是从耀州城拆下来再运送过来的,有了土坡的掩护,火炮曾对城明军造成过重创,可惜城池被明军修建的异常固,火炮打上去不过几个浅浅的白痕,这让许多炮手很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