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五章(2/3)

杨波笑了笑:“朝鲜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今时不同往日,那个李倧以为咱们也会吃那一他就错了,不过为了朝廷面,咱们还是要商议一个万全之策才好”

杨波大喜过望,:“说来听听?”

“…平定倭后,宣祖与万历二十三年册封光海君为世,并上表明国,请求万历的允许,只叹这个光海君却是个福薄的,明国答复是,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许,光海君由是对明朝暗有怨言。等到了三十三年,朝鲜再次上表请求易储,没想这一次又遇上了明国也在为立储的事情大战,结果又不许,光海君迟迟等不到明国的册封,这便给了永昌大君发难的借

“鞑南略,咱们自然要伺机而动,这个朝鲜一直在明金两国摇摆,作为小国,采用两不相帮和稀泥的立场是明智的,也是无奈之举,但作为咱们来说却不能容忍朝鲜采用的立场,要不变成咱们可以安心倚靠的后背。哪怕彻底倒向后金都行,咱们要他们表态了…”

尚可喜和谭应华微微有些吃惊,都在等杨波的下文。

杨波起踱了几圈才:“不是戏你们。而是我还有几个难没办法解决,李朝之所以敢在后金和明国之间摇摆,无非朝鲜是大明亲封的属国,而后金对它有所求。所以我的意思是想要朝鲜彻底臣服,只能行釜底薪之计,直接灭了李朝,另在朝鲜扶持一个张朝,来,但这样就在于,这个被扶持起来的人在朝鲜必须有威信,能服众,朝鲜排外情绪是很的,这是其一,其二嘛,这个被扶持起来的某朝还要对咱们死心塌地,无条件服从,能够忍受卖朝鲜的利益当牵线木偶,其三嘛,咱们机会可不多,要是多搞几次册立的把戏激起朝鲜民众的反,只怕朝鲜真的是彻底倒向后金了”

尚可喜:“不错,要没有得到我大明册封。就算把他抬来也没用。”

尚可喜笑着喝了茶,这才悠悠说:“说起光海君,还得从万历二十年说起,那时朝鲜倭,临海君李珒被俘,宣祖,也就是光海君的父亲仓皇奔平壤,名十七岁的光海君李珲摄国事…”

杨波叹了:“我大明向来不允许弃嫡立庶,倒也难怪这个光海君苦等册封不至了”

尚可喜对望一,他们不知杨波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尚可喜:“朝鲜?自从立威后,虽然朝鲜李倧向朝廷哭诉不已,不过对咱们客气了许多,监视铁山的师都撤了回去,平日时不时还派使者过来,只是咱们想勒索些米粮,朝鲜方面还是全力推脱。”

然而让尚可喜惊讶的是,杨波却:“朝廷自顾不暇,哪有空去朝鲜的死活,咱们杀了沈世奎朝廷还不得着鼻认了?问题不在这里,咱们实力不够,灭了朝鲜容易,但消化不了朝鲜的利益,反而是为后金嫁衣。咱们还得承受朝廷的怒火,除非,除非…”

尚可喜不答,却:“听知闲一言,茅顿开,下朝鲜却正好有个合适的人选,光海君!”

杨波:“明白了,不就是安史之,玄宗被迫传位肃宗故事的翻版吗?”

谭应华还没说完就被尚可喜打断了:“灭了朝鲜容易。问题是咱们怎么向朝廷代?”

“怎么才好?要不兵算了?俺想到那个李倧就一肚火,这个糖从来就没有一句话能作得数的!”谭应华说起李倧恨得牙的,显然他与朝鲜打过不少,也领教了朝鲜的无赖作风。

两人的脖都伸长了,杨波却没了下文,尚可喜不满的:“知闲,有什么话只说好了,何必吞吞吐吐的戏我等?”

尚可喜想了想,突然大笑:“知闲,原来你不知朝鲜的历史?”

杨波愕然:“怎么了?”

谭应华有些不耐烦的:“知闲,你别老打岔啊,俺正听得神呢?

尚可喜还没说完,杨波双手一拍:“妙。既然光海君得到万历帝的册封,那便是名正言顺了!”

杨波闻言摇了摇:“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朝鲜问题是到该解决的时候了!”

尚可喜心里一动,想了想还是劝:“知闲,朝鲜最擅长向朝廷哭诉。当年大帅对其稍有跋扈,朝廷便屡屡下旨叱责,说什么勒索无度,威属国,其实大帅招朝廷酸腐与陛下厌恶,朝鲜难咎其责。”

谭应华怒:“要俺看,还不如兵灭了李朝,就凭朝鲜士兵的战斗力,不是俺…”

尚可喜大笑:“知闲举一反三,不过这次却是猜错了”

“…永昌大君是宣祖长,又有仁穆王后为靠山,朝鲜于是分成了两派,内斗不休,但由于光海君在倭时立下大功,在朝鲜威望如日中天,加上又是宣祖册封的世,拥护的人更多,所以渐渐占了上风,万历三十六年,宣祖归天,光海君在动中嗣位,同时上表明国,希望得到明国的承认。万历帝心里厌恶,但因为鞑兴起,为了辽东安定,大明最后还是册封了光海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