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一章自保之策(2/3)

杨波有些好奇,请教宗元方:“知闲驽钝,还请大人明示。”

宗元方见杨波面平静,知他心里已经明白自己的打算。又:“咱家仔细想了想,咱们这里越是,朝廷便越安心,否则辽南成了化外之地,陛下如何能睡得安心?不瞒知闲,铁山大捷后咱家就已经让尚可喜先行上疏弹劾。通过内监递到了陛下案前,罪名是,嗯,平定岛后纵兵杀戮,抢夺功劳,妇女,贪财好。夜夜笙歌,咱家费了许多,那谭应华油盐不,简直是气煞人也…”

宗元方却没有顺着他的话说下去,而是:“陛下近来对满朝大员越来越失望,连科御史也不是很放心,生怕他们与地方联手欺上瞒下,串通一气,与之相反,前几日陛下下旨,封曹老公世袭锦衣卫千,萌侄儿百,陛下此举,知闲可知其意?”

宗元方毫不客气的

宗元方笑着扶起杨波:“知闲就不必假惺惺的,咱家也是为自己日后打算罢了,不过知闲,上次朝廷下旨,提李知瞻,何九等一批家丁,咱家记得那个李知瞻当日还与知闲平起平坐,同时封为游击?知闲何不借此些文章?”

杨波想,又摇:“陛下心机百变,下官却是猜不透。”

杨波大喜:“只是他们并无上疏之权,投给大人可好?”

杨波着鼻违心:“我去书信跟他说明,让谭应华也上疏弹劾我好了,反正我是债多了不愁,多几条罪名也无妨。不过这妇女,夜夜笙歌又是从何说起?杨某家中两条母大虫,都是狠角,这事儿说去别人也不信哪?”

杨波便慎重的说:“下官与大人同病相怜,一损俱损,大人有什么吩咐,但说不妨。”

杨波:“大人却是来得巧。军门定下了严防死守,不让鞑靠近京畿一步的计划,兵还未发文,下官也是颇费踌躇,不知派谁去好。大人…”

杨波,宗元方总算是想明白了,虽然他忙着在岛收银,但毕竟经历过的明争暗斗,朝廷任命一下他比谁都看得清醒,杨波喜和聪明人共事,这个宗元方虽然病很多。但两人倒是一直相得不错…

宗元方满意的:“你能明白其中关窍,咱家便不用多费。咱家今日和知闲有言在先,日后你我二人之间一团和气的局面是不会再有了,咱家,咱家要弹劾你!”

杨波微微一笑,

杨波背着手突然问:“所谓礼贤下士必有所求,且容下官猜上一猜,大人所为何来?”

宗元方若无其事的:“不用踌躇了,此事非咱家不可”

杨波笑了笑,宗元方狗鼻倒是很灵通。不过说起来,

宗元方摇:“投石问路,让他们投给新任登莱巡抚杨文岳…”

“那大人又是如何弹劾下官的呢?”杨波很好奇宗元方背后怎么说自己的,他该不会把尚可喜的罪状又用一遍吧,那也太没有新意了。

杨波大惊,站起又缓缓坐下,失笑:“这些乃是大人本分,职责所在,大人又何必跟下官解释?”

宗元方再次,两人目光在半空中汇良久,哈哈一笑。

“陛下通过内官,了解一些东西总是比那些御史知得更多,所以…”

杨波心里一怔,宗元方果然不是傻,早就埋了后手,不过尚可喜和谭应华他们早就被自己用利益绑在了一起,朝廷想要拉拢还得下更重的筹码才够,自己暂时也不必担心这些。

宗元方:“知闲可让李知瞻,何九等也上弹劾,罪名嘛,就说知闲骄横狂妄,横行不法,贪他之功以为己晋之阶,还有什么侵吞兵饷,登莱各营对此多有不满,但又迫于知闲权焰嚣张,忍气吞声云云,知闲想必不用咱家教你怎么写吧?”

宗元方却摇:“此言差矣。这个弹劾也要个度,过了反而巧成拙,尚可喜上疏几条看似言之凿凿,其实大多是听闻,或闻之类破绽百的话语。经不起细细推敲的,无非是表明一个态度,尚可喜与你仇似海,不同天,否则知闲以为朝廷为何会放心尚可喜代岛总兵,无非制衡二字罢了”

“京畿?”杨波又问

看到杨波望着他,宗元方又:“知闲不必怀疑,咱家虽然素有知兵之名,但绝不会对他们指手画脚,横加涉。怎么打他们说了算,咱家负责筹措粮草,咱家倒要看看,这大军沿途过各州各县,哪个敢不提供过境所需?”

宗元方有些犹豫的:“所以,陛下想知的事,陛下通过咱家的密报都知了,连金膝盖的传言也知。”

“军功?”杨波问

了,只怕满朝文武还要弹冠相庆,恭贺陛下乃一代明主,魏老公权倾一时又如何?他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宗元方见杨波失态,笑着:“原来知闲也有惊慌的时候,陛下最关心的是游击营如何筹措粮饷,咱家便投其所好,把知闲在旅顺时如何盘剥百姓,如何走私禁运,如何设卡收税,如何放贷收印,如何勒索缙绅等都详细报了上去…”

杨波起恭敬给宗元方施礼:“大人回护之心,杨波心领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