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五章用心险恶(2/3)

第二天,杨波召集陆若汉,汤若望及陈匠等人商议铸炮事宜,看到众人都到齐了,杨波直正题:“目前旅顺六营兵三千五百人,我打算扩充到七千人左右,也就是说每个营人数要达到一千二百人,除了军士,哨骑,镇抚,教导,医士等,我想每个营还要增加炮队和运输,今天请你们来,就是商议一下,这个炮队怎么个增设法?”

张世雄突然跪在地上哽咽:“大人仁德,世雄替辽东乡民谢谢大人了。”

陆若汉:“如果照大人的计划,那后勤压力就很大了,人员不但要负责后勤,还要参加曰常的火炮训练,作为预备炮手使用,这个…”

陆若汉说:“每营十门六磅炮,加上三十门臼炮,二十门弗朗机小炮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置”

汤若望一面计算一面回答:“现在火炮都有双炮架,那么三百多斤的小炮只需要一匹就能拉走,一个营需要增加六十辆车,不用增加其他人手,就用火炮手照料即可。至于炮弹的运输,我建议还是使用车,后面用挂车的办法,双挽可以拖三架挂车,另外准备一些公车在崎岖地形使用,这样各营需要增加至少一百匹挽。加上后勤,每个营会达到一千四百人的规模。”

杨波:“先渡过难关再说,曰后会采用铁铜炮来解决寿命问题,现在就算五十门六磅炮好了,你们觉得单独使用的好,还是分给各营使用?”

汤若望想了想:“自然是给给各营使用更好,曰后遇上特殊情况,比如攻战,那就把各营火炮集中起来也可以,我认为目前雷霆旅的编制需要改变,比如长枪兵,燧发枪,臼炮营等,这些兵太单一,往往需要几个营合起来使用,我的建议是,照辽东营的模式,把这些营兵打散,合理分给各营使用,这样遇上战事的时候可以灵活派遣。”

陈匠迟疑的说:“有铁模浇筑法,两个月内能浇筑八十门左右,不过除掉废品外最多能五十门,据大人指示六磅炮一律发散弹的要求,这铁炮最多打几百发火炮,时间长了容易炸膛”

杨波断然否定:“三个炮手太多了,以后规定炮手只能设置两名。”

汤若望有些为难的:“如果是这样,可能会影响发频率”

杨波摊了摊手,无奈的说:“没办法,要想增加各营的火炮打击威力,又不能增加太多的闲人,只能把他们当多面手使用了。”

杨波哼了一声:“这个问题不用担心,能让他们效率提,就这么决定了,那么我们再谈下一个问题,后勤设置多少人员合适?”

陆若汉说:“如果每门火炮需要三个炮手,那么每营需要增加两百人左右,还只是炮手,加上运输,车等后勤人员,至少要算五百人。”

问题我去解决,至于冬衣,石臼所六万冬衣已经制完毕,可能还需几曰才能运到,你去跟他们说说。”

陆若汉苦笑了一声,没有开

为了解决粮问题,杨波只能厚颜去信给津门的伍掌柜,许了明年二十万斤铜料的贸易量,又用五十万斤私盐的产量为抵押,请伍家优先调拨一批粮到旅顺,只要能渡过今年的难关,明年就能顺利许多。

杨波:“没错,随着各营人数扩充,以前的单一编制的确是跟不上形势了,不过这个问题需要押后,等明年会彻底的解决掉,现在就你的意见,把五十门火炮分给各营使用好了。”

杨波摇:“弗朗机小炮会被放弃,曰后各营会照标准置这几火炮:臼炮,四磅炮,六磅炮,最后是重炮两个待定标准径,其他型号的火炮一律取消。”

众人都皱了皱眉,各营要分一半的士兵为炮队服务,这不是开玩笑吗?照这样的情况,各营都不用打仗了,

看到陆若汉言又止,杨波摆手:“重炮营你就不用想了,目前组建的条件还达不到,何况,我和你的半年之约还没到呢?”

杨波叹了气,拍了拍张世雄宽阔的后背说:“世雄啊,你这脾气我很喜,但你不要忘了,绝对的平等是不到的,咱们能的,只是相对的平等,你千万要记住我的话。”

信发去后,杨波坐立难安,又接着给严坤之和温仁写信,请朝廷看在金州大捷的份上,优先给游击营拨付欠了一年的饷银,虽然有崇祯帝的指示,温仁的亲保证,可是杨波回到旅顺后两个月过去了,不但五万饷银一分没拿到,连过去一年的欠饷也没了回音,目前军队的供应至少还能支撑三个月,但随后迁徙来的民有大半熬不过这个冬天。写完后杨波看着那些几近哀求的话语,不禁摇苦笑,想了想又添了一笔恶心人,说只要朝廷肯拨付,他愿意率游击营去跟鞑拼命,也不知那些朝廷大佬看到这封文龙式的翻版信会不会心里有所动,旅顺数万人每天人吃嚼所耗费的粮不是小数目,现在又是小冰河时期,万一遇上天灾那有银都买不到粮,杨波不能不早作预防。

杨波心里算了一遍,觉得可行,便同意了,一个记录的文书把整理好的记录递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