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准备有衣衫、鞋、洗漱等用品,周围还有茅厕,澡堂、水井等公共设施,先到的一些流民已经在这里住了几曰,他们都换上了干净的衣衫,三三两两的举在一起闲聊,他们的伙食已经不再是稀粥,而是米饭加少许的荤菜,所以他们的面貌与外面刚到的流民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不再是那种枯黄,干瘦的模样,很多人脸上都有了些红润。
在另一边,韩二家指挥着一群妇女同样在忙碌,她们负责流民的后勤,洗洗涮涮的活儿都让她们包了。
杨波走过去亲热的叫了一声:“韩二婶子?”
韩二家正在堆积如山的碗筷中奋战,听到大人叫,韩二家愣了一下,赶紧在身上擦了擦站起身:“大人回来了?”
“韩二婶子,辛苦了,怎么还要你亲自动手?你吩咐一声不就成了?”杨波由衷的说道。
“不辛苦,连主母都时不时过来帮忙,大伙儿都忙得脚不沾地的,俺做点事也是本分”韩二家看到杨波无恙归来,心里欢喜无比。
“大人!”韩咬儿闻讯赶来给杨波见礼。
“咬儿,怎么样?这些人都有了安排了吗?”杨波问道
韩咬儿点头,指着一些拿着纸笔在登记的小家伙说道:“还在登记,一部分屯田,一部分有手艺的入工厂做活,还有些青壮编入农兵营,后勤部下辖的各司也要挑些人补充,不过大人,这次来的流民里青壮不多…”
杨波点头,这个情况他心里早就准备,东江各岛青壮都被流了下来,只有这些老弱病残才处于淘汰的边缘,不过等大批辽东难民到达后,可能青壮就会多一些了。
杨波看到临时安置所各项事务井井有条,连连点头,心里对韩咬儿的安排很满意。
等走到窝棚的一边,却看到空地上立着一个大的牢笼,里面黑压压的至少关着上百号人,一个军纪官模样的人正在那里发号施令,身边一队全身披挂的军士如临大敌,杀气腾腾的瞪着牢笼里的人,听到军纪官指挥,几个人便进笼子拖出一个人来。
杨波举手制止了众人的声响,从后面走了过去听这个军纪官处理事项。
“你是不是叫洪三强?”军纪官喝问到
那个流民留着鞑子的金钱鼠尾,听到军纪官问询,抬头大声道:“不错,小的便是洪三强”
“你说你是镇江一路逃难过来的,我问你,你可有同乡之类的人证?”军纪官问道
洪三强摇摇头。
“你既然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又剃过头,这里如何能安心收留你?”军纪官又问道。
“小人是逼不得已,当年老奴屠了镇江,把剩下的辽人都迁往辽东,小人就是那个时候被剃头的,鞑奴烧杀掳掠,辽人谁不恨?大人问小的要清白,小人实在拿不出来…”洪三强结结巴巴的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