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章各有谋划(下)
杨波没有回答,反问dao:“严大人此次谋划登州巡抚一事,不知可有了眉目?”
严坤之摇tou,有些失望的说dao:“凭借此次平luan之功,原本这登莱巡抚一职也是稳当的,只是,只是我与那山东巡抚朱大典向来有些龌龊,此次朱大典督兵平luan有功,圣眷优渥,若是他chu手横加阻拦,终究是无望,是以为了此事,我也曾上京走过温大人的门路,可惜…”
杨波好奇,原来这严坤之与那山东巡抚朱大典不睦?这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严坤之是正四品的an察司副使,与节制三司的巡抚大人有龌龊,这事儿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杨波问dao:“却不知大人何事与那巡抚大人不和?”
严坤之不住摇tou,看到杨波热切的目光,想想这人也算得上自己一手捧chu来的心腹,便也不瞒他dao:“我籍贯乃是浙江鄞县人,与那沈一贯原是同乡…”
杨波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严坤之是齐楚浙党人,沈一贯的大名他也大致知dao一些,沈一贯其人是万历年间的首辅,jiao结浙江士大夫,时称“浙党”后来齐党与楚党也纷纷依附浙党,合称齐楚浙党。
齐楚浙党与东林党人斗争维持数十年,只是东林日渐势大,诸党为了与其抗衡,便逐渐向魏忠贤靠拢,被东林党冠以“阉党”的恶名至今。
说来说去,还是绕不党争这个事情…
这三党与东林的争斗属于政治斗争,政治斗争无所谓正邪,无非是利益分歧的冲突而已。至于谁的利益符合朝廷的利益,谁的主张对朝廷的利益有益,杨波见识浅薄,也不敢妄下定论。然而年少有为的崇祯帝一上台,便频频开始大动作,这个年纪在后世只能算高中生的崇祯既没有学过帝王之术,也没有把握政治平衡的能力,干掉一个魏忠贤无关痛yang,但在有心人的撺掇下,他又把能够牵制东林的齐楚浙三党和宦官势力一网打尽,这就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崇祯帝责令群臣上书,积极检举“阉党”成员,到这一年秋,无论与魏忠贤有无瓜葛的人,名单最后都汇报到了崇祯那里,朱由检毫不犹豫,责令三法司严审,到次年三月,钦定“逆案”入案官员近二百二十多人,都遭到惩chu1,或贬谪,或充军,或chu1死。皇帝一鼓作气除掉“大阉”天下无不为之庆贺,东林一系更甚,史书上也大写特写,认为这是正义之举,是涤dang污浊,使忠良得以沉冤昭雪的zuo法。
当时的崇祯帝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手脚,于是便诏令会推阁臣。诏令一chu崇祯帝就傻了yan,他中意的周延儒没上名单,而礼bu尚书温ti仁也没上,上去的全都是东林党人,这一刻,崇祯帝终于开始尝到了自己zhong下的恶果。
杨波有些同情的望了一yan严坤之,难怪他积极向温ti仁靠拢,不知dao他是怎么逃过当年的逆案牵连,肖莫愁的父母当年就是卷进了这桩公案,最后死在了充军的路上…
“大人何必焦虑?”
看到严坤之不住的叹气,杨波宽weidao:“若是此次平定登州之luan有功,朝廷嘉奖,那朱大典怕是要高升了吧?”
严坤之闻言顿时yan睛一亮:“是了,我怎么没通这节?那朱大典大败叛军主力后又把登州围得水xie不通,现在看来平定登州只是时日问题,立下了如此大功,这朱大典至少也要进,进兵bu侍郎!但问题是,即便朱大典入兵bu但仍是巡抚山东,如此为之奈何?”
杨波转了转yan珠又问dao:“严大人此次进京求助,却不知温大人是如何说法?”
严坤之yan睛一暗,叹气dao:“原本有风声说朝廷将不设登莱巡抚一职,也不知dao最后结果如何,虽然与温大人jiao浅言shen,但温大人倒是宽wei我不用心急,临行前,又无意中带了一句,说是浙江巡抚张延登将入南京都察院任右都御史,这言下之意嘛…”
“南京?”
杨波心里一动,皱了皱眉tou说dao:“莫非?莫非温大人是准备向复社动手了?”
“什么?”
严坤之吓了一tiao:“知闲何chu此言?”
看到杨波有些犹豫,严坤之斥责到:“知闲休要胡言luan语,想那温大人正忙着弹劾孙元化,目标直指其背后的徐光启,他又怎会在这个时刻无故树敌,去招惹复社党人呢?”
“难dao他的目标不是周延儒吗?”
杨波有些搞不清方向了,这些朝廷官吏各zhong背景,他一时间也分辨不chu来许多。
“是啊,温大人对你倒是温勉有加,只是知闲你好歹也要分辨一些是非才行,上次我不是叫你要多看看邸报吗?周延儒收受贿赂?还是一个从未听过名号的李闯?高迎祥倒是听过有这么一号人,堂堂首辅周延儒会拿正yan看一下这些liu寇?你baba的千里上京就给温大人想了这么一个妙计,说chu去还不给人笑死啊…”杨波闻言顿时满tou大汗,没带百科全书穿越真是害死人,怎么李自成到现在还没闯chu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