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生活chuchu皆学问(2/2)

杨波大喜过望,一把抓住毕方济的手“那就,那就是说这里的海咸度够了,对不对?”

杨波摸了摸脑袋:“不瞒神父,这几日海我也喝了不少,没觉得什么极咸,倒是又苦又涩的”

两人蹲在海滩上,就着沙地指指画画,那些军见杨百也没有被红夷给生吃了,两个人还在谈笑风生的,心里稍稍安定不少…

“还真是生活皆学问啊…”杨波慨了一句,站起望着远广阔的海面,心里连日来的郁闷之情顿时消散无踪

毕方济摇摇:“知闲且慢喜,当年徐光启这屯田疏五卷,我也曾拜读,当时不过匆匆一瞥,许多细节记不清了,这晒盐之法待我回去仔细思量一番…”

“不用多礼了”杨波,心里不由鄙夷:“至于吗,不是说安东卫海路顺畅,商贸发达?怎么姚总旗见个老外跟见了鬼似的?看来这个家伙也是个难堪大用的…”

姚总旗刚来就被毕方济吓了个半死,等见到杨波时已经满脸苍白了,连手都是抖着的

听到这里杨波已经明白了,之前他忽略了成卤这工序,自己动手实验一直没有成功,简单的说就是利用风能和太能,把海分蒸发掉,但是蒸发到一定程度后,海变成结晶盐需要的时间就很久了,这个时候就要把准备好的度海,也就是卤集中起来先晒盐结晶,然后再把度相对低一的海浇上去,这样盐床越厚,成盐的速度就越快。

“海边选无遮挡,平坦之,或掘井筑池,或掘沟筑池,选缸片或瓦片,或垫以砖块,砌以石,亦有碎瓷片者,称为盐坎,再汲引海曝晒成卤…”

大伙儿先去看了看煮盐的工序,毕方济不顾边军惊恐的神,每一工序都仔细看过,遇上不懂的还开询问,若不是有杨大官人威风凛凛的在一边压阵,毕方济只怕要被这些民风保守的家伙绑上石沉海了。

他也试过几次,到现在为止,放在院里暴晒的海依然还是海本没变成盐。他甚至怀疑是海咸度不够导致,如果真是他想的那样,往后家屯只能老老实实的继续用伐木煮海这低效率的方式了

杨波知这事儿急不来,便“神父无需心急,等明日我们先去看看煮盐之法,或许能类旁通,亦为可知呢…”

“如何?”杨波问

第二天一早,杨波便带着大伙儿朝海边发了,今天除了新任的韩咬儿韩总旗外,家屯还有一个姚总旗也来了,之前他一直在安东卫,听说百大人上任,便急急的赶了过来拜见。

“可行!”毕方济肯定的“先前还有些不解之,对照煮盐之法后,已经大致明白了”

毕方济哭笑不得“徐光启上疏的意思说,不论海咸淡,都可用晒盐之法,我安东卫靠近淮安府,淮北之海,与卤无异,当然是本极咸的,莫非知闲不知,两淮原本是我朝之产盐大区?”

姚总旗不知杨波已经在心里给他下了断语,他独自落在后面,也不敢靠的太近。

听完杨波的话,毕方济沉思了片刻:“知闲算是找对人了,当年徐光启曾向皇帝上过《钦奉明旨条划屯田疏》,其中第五卷中就是专议晒盐之事,我记得有这么几句话:淮北之海,黑洋河之海,本极咸,与卤无异,则,晒成盐,是名生盐,又曰颗盐池…。我记得他还说过;福建漳泉等府,海虽淡,亦可用晒盐之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