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回要从字迹分真伪细听前情识友(3/6)

我倒想起一样礼物,送给她,她一定欢喜。”

李希浩连忙问道:“什么东西?你告诉我,我立即备办。”

李思南道:“昨天我陪她打猎,与她闲聊,她说她最近学了汉文,很感兴趣。”

李希浩道:“不错,我也曾教过她的汉文,她的确很用功。不过,这可不能当作礼物呀?”

李思南道:“她和我谈起中国的字画!她说她很喜欢。可惜她的爹爹却是不收藏字画的,她只见过两幅,很想多有几张字画。她又说虽然她不懂得咱们汉人的诗,但念起来很好听,虽然只是一知半解,也着迷了!”

李希浩道:“哦,想不利她这样风稚,只可惜我一张字画都没有。蒙古是没有人做字画生意的,急切间哪里去求?”

李思南道:“爹爹,你不是在家乡教过蒙馆的吗?不会画画,总会写字呀。你就给她写一张条幅吧!”

李希浩苦笑道:“我有二十年没动笔了。”

李思南道:“反正她也不是鉴赏字画的行家,马马虎虎过得去,只要她觉得好看就行。”

李希浩沉吟不语,李思南又催促他道:“这是你亲手写的,由我送去,只是这份人情,她也会感激的了。何况,爹爹你的字也写得并不坏呀,妈说,从前在家乡的时候,每逢过年,左邻右里都是来求你给他们写春联的。你就勉为其难吧,我给你磨墨。”

李希浩虽然说自己二十年没有“动笔”,但他所说的“动笔”的意思是指正正经经地给人写字,并非日常都不“动笔”的。他的帐幕里就摆设有文房四宝,样样齐全。

李思南一面磨墨,一面说道:“爹,你快想好写些什么?时候不早,我可得起快去和她打猎了。”

李希浩无可奈何,只好提起笔来,说道“好吧,我就随便写一首唐诗吧。此道荒废已久,只怕写来一定不似旧时了。”

李思南给他扶纸,只见他写碍很是谨慎,当真是一笔不苟,而且每写一个字,就停笔想一想。好像是在揣摩什么的神气。好在他写的只是一首七绝,只有二十八个字,用不到一柱香的时刻,也就写完了。

这首绝句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四首“从军行”中的一首。诗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李思南留心细看,李希浩所写的字迹和那本兵书上所批注的字迹倒是有几分相似,但只是“形似”而已,并非“神似”兵书上的字笔法刚劲,现在所写的这一首诗,虽然刻意求其“瘦硬”,但仍然掩不了那几分柔媚的味道。李思南不禁疑云陡起,暗自寻思:“爹爹虽说是隔了十年,但笔法如性格,不应改变得如是之大。”

李希浩掷笔笑道:“久不练字都硬了,不过,字虽然写得不好,这首诗选得似乎还算得体。你看怎样?”

蒙古的疆域由于连年征战,变化很大,与金国的界线也从无正式划分。不过,大体说来,是以玉门关为界。玉门关外,其时已是蒙占的势力范围,虽然还有某些金国的属部,金廷设有官职留守,那也只是虚衔而已。

金国在未侵占北宋的领土之前有一个军事重镇在古代鄙善国境内,鄙善旧名樱兰。

王昌龄这首“从军行”,诗中说的“孤城遥望玉门关”与“不破楼兰誓不还”这两句,说的虽是唐伦征西域之事,但用作今天蒙古“伐金”之用,也还可以适合。是以李希浩特意写这首诗,希望通过明慧公主之手出来讨好成吉思汗,写了之后,很是得意。却又怕儿子不懂,是以问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