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回逝shui移川怀禹绩醇缪结客感朋(2/6)

这两个人也似乎发觉了韩佩瑛在注视他们,此时他们正好走到禹城最著名的酒楼“仪谬楼”前面,老者说,”这儿的汾酒听说比山西的汾酒还要好,咱们哥儿俩喝一杯。”秃的中年汉于笑:“难得老哥有此雅兴,小弟自当奉陪。”两人遂相偕上楼去了。

韩佩瑛没有工夫再试,心里暗笑,想:“既然有人作东主,我乐得住舒服些。”当下转小巷,走上大街,找寻禹城最大的那家客店投宿。

这是吴梦窗登禹陵所作的词,禹陵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与山东的禹城相去不止千里,但因是歌颂大禹功业的词章,故此放在这座“仪谬楼”上也是甚为恰当。在这座酒楼上远眺黄河,就正是大禹当年治

可是这都并不是韩佩瑛所的莱,如今给她端来,

上半阕写的是大禹的功绩。大禹治是三千年以前的往事了,三千年沧桑变化,在事如烟,早已杳不可寻,消逝在“寒鸦影外”当年不知已经几度迁移,耸扳的山也许已沦为谷了,大禹治的往迹如今已是不可复识,但他的功业谁能忘记呢?吴梦窗当年登禹陵之时,是和好友冯居同去的,下半阕:“寂寥西窗坐久,故人铿会遇,同剪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重拂人间尘土。”这几句写的就是他游罢禹陵,回家之后,和好友剪灯夜话,抒发日间所见所慨。最后几句写的则是承平景象,山于大禹治了患,后世的百姓得以安居,因此每到,在山前就可见到岸锁舟船,画旗招展,赛鼓声喧。“岸锁船,画旗喧赛鼓。”描画了太平年月百姓祭祀大禹时的乐。

韩佩瑛怀疑不定,找了一副靠窗的座坐下,招手叫伙计过来。恰好此时那个三络长须的老者也在叫一个伙计到他们那桌,低声的吩咐了那伙计几句,韩佩瑛坐得远,满楼客人划拳猜酒,嘈嘈杂杂,听不清楚那老者说些什么。

韩佩瑛了房间,放下行李,客店主人说:“酒菜已备好了,也是那位大爷给你订下的。”韩佩瑛:“不,我想到仪谬楼喝酒去,不在这儿吃饭了。”客店主人,说:“不错,仪谬楼的酒菜是禹城最名的,那么那桌酒席——”韩佩瑛:“你们吃了吧,不必留给我了。”

了,试了一次,心中已是明白,想必禹城中的大小客店,那帮人都已给她订下一个房间!

韩佩瑛读了这一首词,心中也是甚多,想:“为百姓了好事的人,百姓是不会忘记他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我虽然比不上大禹,也应该将他当作榜样。”义想:“如今战已起,看胡骑来到,就将饮黄河,太平的年月,不知间时方可重睹?”“吴梦窗与这首词的时候,有好友与他剪灯夜话,如今我却只是孤单单的一个人在这里远眺黄河,独自帐,可以倾诉臆的知已不知到何找寻?”

这幅草书写得龙飞凤舞,笔力甚是遭劲,写的是南宋词人臭梦窗的一首同,词牌名《齐天牙》,同:“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移川,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萍空梁,夜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寂寥西窗久坐,故人铿会遇,同剪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青青,雾朝烟暮。岸锁船,画旗喧赛鼓。”

韩佩瑛看了看楼上的客人,除了那两个汉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可疑的人。但这“仪谬楼”因是一名胜之地、楼中倒是悬有几副槛联,还挂有一幅草书。韩佩瑛等候酒菜,闲着无事,遂抬观赏这幅草书。

韩佩瑛:“我要一壶汾酒,半只烧,一碟卤。”伙计应了一个“是”字,便即走了。

韩佩瑛找到了最大的一家客店,去投宿,客店的主人亲自束迎接,一问之下,果然又是有人给她订下了房间,但这一次却是个书生模样的人。韩佩瑛听了,暗自寻思:“这帮人来办事的每日不同,看来人数还似乎当真不少呢。”

韩佩瑛上了酒楼,游目四顾,只见有十多桌客人,她怀疑是跟踪她的那两个汉,也在这酒楼上还没有走,韩佩瑛留意他们的动静,只见他们的目光似乎是在向自己投来,但随即就把目光移开,只顾喝洒。

韩佩瑛正自浮想联翩之际,只见两个伙计,已经把酒菜端来。一个端来的是她原来所的卤和半只烧与一壶汾酒,另一个端的却是一尾鲤鱼和四式致的小菜。这四式小菜是樱桃酪、凤肝鹿脯、獐丝和翡翠羹。四式小菜香味样样俱全,韩佩瑛家里是讲究饮的,一见这四式小菜,就知不知费了厨多少心思!

韩佩瑛想起前晚在黄河边上的那个小镇投宿,据客店主人所说,结她订下房间的正是一个秃的汉,心里想:“莫非就是此人?好,待会我也上仪谬搂去,看看他们对我如何,就可以知是或不是了。”

走了一会,暗地留神,韩佩瑛发觉似乎又有两个人跟踪着她,一个是有着三络长须的老儿,一个是秃的中年汉。这两个人傍着一边商店的檐阶走,并非是在街当中,韩佩瑛初时以为他们是购买货的,但走过了一条长街、回看时,这两个人仍然没有走那一间商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