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却显得静荡荡的,绝无喧哗之声,只有四围马匹奋蹄打喷嚏的声音,和各色军旗被风卷得猎猎的声。
片时,校场外,号炮震天价响了三声,一队仪仗,和无数校尉,簇拥着三乘大轿,从御校场口进来,飞风一般抬到演武厅阶下。厅内几位尚书和侍郎们,都步趋如风的抢出厅外,躬身迎接。这三乘轿内,便是领派监临武闱的重臣:第一个下轿的,是执掌钧衡,当朝首相大学士魏藻德;第二个下轿的,是勋戚襄城伯李国桢;最后下轿的,便是司礼太监兼九门提督曹化淳。照说这几个大臣,论位高权重,要算大学士魏藻德,次之是襄城伯李国桢,不料这两位大臣,下轿以后,忙不及趋到曹化淳轿前,拱手齐眉,然后左辅右弼的,半掺半扶,和曹化淳一齐进厅。
(崇祯亡国死难,多半误此三奸之手。)
三位监临大臣一到,文武各官,纷纷出动,先是鼓乐齐奏,然后宣读谕旨。一套仪注完了以后,便按名点卯,架设箭鹄,分别考验步下三箭,马上三箭;凡是箭中红心的,将台上必定擂鼓一通,杨展在这种场面上,当然游刃有余,箭箭中鹄。在这马上步下,校射过以后,突然演武厅内,趋出一位手执红旗的将官,手上红旗展动,大声向阶下喊道:“应考各武举听着,领派监临曹公公有谕,今有口外千里马一匹,名曰‘追风乌云骢’,性狞力猛,无人驾驭,应考武举们,如能驾驭此马,绕场三匝,在马上三箭中鹄者,非但高高得中,并将此马赏赐,以资奖励。”这人一连喊了几遍,惟恐远一点的听不着,又命人牵过了一匹马来,跳上马背,扬着红旗,泼刺刺向场心跑去,勒住马缰,卓立场心,又照样喊了几遍,然后跑回演武厅,跳下马来,进厅缴令。
这人回厅缴令以后,便听得演武厅后身,唿咧咧一阵长嘶,声音特异,与众不同。一忽儿,十几个壮健校尉,从演武厅左侧,捆孽龙似的,服伺着一匹异种狞马,像一阵风似的卷到演武厅阶下。只见马颈一昂,左右两个扣嚼环的校尉,被马头带起老高,双脚离地,马屁股一耸,两条后腿一飞,后面夹持着的几个校尉,便纷纷闪退,那马摇头摆尾,一个盘旋,十几个校尉,便跟着转圈,几乎制不住它,忙不及把一副锦袱,向马头一罩,遮住了两眼,才屹然卓立,不发狞性了。大家知道这是追风乌云骢了,细看时,只见那马白头至尾,丈二有余,立在地上,高出校尉们半个身子去,全身乌光油亮,玄缎似的一身黑毛,一片领鬣,一条长尾,却是金黄色的,腿胫里是虎斑纹的拳毛,兰筋竹耳,雾鬣风鬃,端的是一匹千里脚程的异种宝马!这样名驹,不知为什么落在曹化淳手上?大约口外番酋,有事走他们门子,贡献与他的了。马能识主,性狞如龙,曹化淳无福骑此烈马,才牵到御校场来,一时高兴,出个难题,想考校考校武举们,能否有人驾驭?才不惜把这名驹,当作奖品了。
这时,刚才传令的武官,又走出厅来,手上红旗一展,又高声喝道:“追风乌云骢已到,自问能驾驭此马的,便可下场一试,但是此马非常,性子太烈,十几个善骑的校尉,围着这匹烈马,还降伏不住它的狞性,你们自问没有十分把握,切勿以性命为儿戏。”这一喝,话带善意,但在一千多名武举耳内,却变成激将的语气。有个膀阔腰粗,身似铁塔的一名武举,便抢了出来,嘴上还喊着:“烈马何足为奇,咱在居庸关外,哪一天也离不开鞍子,只消咱压它一个圈子,便乖乖服咱了。”嘴上喊着,人已到了马前,便向一群校尉说:“诸位闪开,瞧咱的!”校尉们向他瞧了几眼,摇着头说:“这马可和别的牲口不一样,你将自己掂着一点,我们一闪开,你一个制不住,要闹乱子的。”这人满不在意,一挥手,说了句“诸位望安。”便欺近身去。校尉们说了声:“好!瞧你的!”十几个校尉,忽地向四下里一散。这人一手接住缰绳,一手把马头上的罩跟的锦袱一揭,正想转身攀鞍上镫,猛见马头一转,两只马眼,精光炯炯,其赤如火,心里顿时一惊,觉得眼蕴凶光,确是与众不同,转念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