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较艺(10/10)

,一死而丹心化碧,身去而浩气干云。在下每念其心,均不免意荡神驰,被他老人家凛凛正气所感。岳三侠为武穆之后,实令在下又羡又敬,倚为同侪之荣。”说罢一揖到地,就此不动。

那长须男子听了这番言词,热血在胸中激荡难平,猛然抖脱长髯,大笑道:“好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好个丹心化碧!阁下之意,岳某已明,今日岳某纵有一死,也要与少林派斗个痛快。诸位且为我从旁助威,我倒要看看魔教伎俩,究竟有何高明之处?”那红衣人大喜,忙直起身道:“岳三侠放心,我等敬你为人,谁也不会此时离去。”侧目望向众人,又道:“岳三侠为武林安危,奋不自顾,各位如有血性,便为他立脚助威,谁要想溜之大吉,江湖上从此便没他这号人物。”此言一出,大是有效,众人便想离去,都已不能。

那长须男子众目睽睽之下,精神大振,褪去外面绿袍,傲视那瘦小僧人道:“大师偷习邪技有年,今日不妨一并使出。岳某纵有不敌,也不会退却半步!”天心见他豪情满怀,心中一黯:“今日之事,怕是要坏在此人之手了!”众僧与他一般心思,瞪视那长须男子,均生彻骨之恨。

那瘦小僧人轻声叹道:“施主堂堂仪表,凛凛身躯,看似刚毅有主,为何听了几句谄语,便身不由己,供人驱策?”那长须男子双目一翻道:“大师不必多言,只将魔教手段使出便是。”那瘦小僧人本是心如止水,无意争锋,但听他几次三番提到魔教武功,不禁暗暗着恼,冷笑道:“魔教技法虽有专巧之处,却未必强过敝寺武功。各位对之如此迷信,可将我少林派看得小了。贫僧只用本门武功,便不能与各位周旋么?”这句话尽吐骨鲠,流露出十足的自信。

众僧经他一说,均想:“不错,本派武功乃万流之宗,最为精深博大,何须抬出魔教欺唬众人?方丈如此行事,那可错了,一旦恶名生根,只怕后患无穷。”许多年老僧人思前想后,愈来愈觉天心行事欠妥,一时都生出不祥之感,只觉还有更大的祸事,随后要降临在少林派头上。

那长须男子道:“大师习了邪技,仍推崇少林武功,倒是难得。大师一身武功正邪混杂,必能使岳某大开眼界!”踏上一步,右掌斜出,斩向那瘦小僧人肩头。他既知对方略胜于己,二番出手便格外小心,一掌斜斜击来,手臂沉荡不定,一改气健力猛之象,转求疏朗轻淡,虚旷无痕。那瘦小僧人不理来掌,左拳随意击出,似随风飘荡的蛛丝,倏然变化,难测端倪,拳风轻柔细密,将对方上半身尽皆笼罩。这一式骨瘦韵远,力缓格高。相较之下,那长须男子意象不凡的一掌顿时相形见绌,当下只得向后疾退,左足连环踢出,连变四五种腿法,方将来拳余势消尽,但以繁克简,疲于应付,已然露出拙态。

众僧见了,都“咦”了一声,惊愕莫名:“这一式竟有如许妙用,我可是头一次得见。”原来那瘦小僧人随手出拳,使的只是“少林埋伏拳”中的一招“神猿戏蝶”,招式浅显之极,满场僧众无有不识。这“少林埋伏拳”乃是少林派最基本的拳路,门下弟子习之,只要能功架准确,辨识刚柔,便可弃此拳路,转习它法,自来与“闯少林”、“连环掌”、“大罗汉掌”并称为入门四拳。但凡少林武僧,无不精识其要,一俟练到甚高境界,与人较技之时,谁也不会用“埋伏拳”克敌制胜。便是初入门的弟子,平素也极少在人前演习此拳,实因此拳太过浅陋,当众操习,无异于自承寡学。此刻那瘦小僧人以之应敌,竟生妙用,众僧不但惊奇,更对本门武功刮目相看。

那长须男子退在丈外,眼见众人面色冷冷,一张脸胀得通红,突然大吼一声,飞身扑上,拳脚齐施,迅如闪电。他初与对方交手,尚存了切磋技艺的念头,每一出手,式妙意深,注重气象,无形中留了几分余地。这时怒火攻心,万事不顾,一应熟练招式随势涌出,再无半点顾忌。实则他人虽威猛,心思却细密如发,虑事极周,知这般出招快斗,自家其实大占便宜:那瘦小僧人腕穿索链,行动不便,如若缓缓拆招,他意在形先,以神却敌,双腕弊症便不明显,自己也无必胜把握。但这般腾挪取势,招招相续,那瘦小僧人拆解之时,必会因铁链束缚露出破绽,时间一久,他自可稳占上风。有此一念,出手更疾,平生所习精妙招式,立时施展出来。这“岳氏散手”本是博采众家之长而成的武技,手法五花八门,原不易吸取精髓,自成宗弟。然岳氏一门延续至今,已历数百年,每一辈中皆有出类拔萃的人物撑顶门户,修补家学。数百年来吐故纳新,早将一百七十三式散手补缀得天衣无缝,加之以“易筋经”为技法根基,更是如虎添翼,无论内功、手法,均至巅峰,放眼武林,绝少有哪个门派可与之争长竞短。这长须男子为门中佼佼,成就非凡,三十余岁上,已尽览家学,授教手足,而今年逾半百,技艺更是炉火纯青。此时拳掌翻飞,快捷无伦,每一招精妙之处稍一显现,第二招随又跟上,顷刻间攻出二十余招,招招奇中逞奇,险中求险,登时将那瘦小僧人压在下风。

众人瞠目观望,都有些不敢相信,回想这二十几招深微巧绝之处,自己竟有一大半无从领会,不禁暗暗称奇:“这岳氏散手我早有耳闻,只因不曾得见,也不当他是高明武学。今日亲眼目睹,这拳法竟似比各派手法都高出一截,可见江湖之大,也不知埋没了多少默默无闻的英雄。”

众人目光都在那长须男子身上,渐渐被他百见层出的手法弄得眼花缭乱。看得一阵,便不敢再看,只觉头晕脑胀,眼前尽是上下飞动的臂膀,低下头略定心神,又忍不住望向场中。这一次许多人都不敢看那长须男子,转而盯住那瘦小僧人,心想:“我适才只顾瞅那长须大汉,可未想过二人斗了数十招,这僧人如何才能招架得住?”想到这里,都觉得二人斗了许久,那瘦小僧人似乎并未使出一招像样的招式,众人直到此刻,方知这场争斗孰难孰易。

其实二人争斗之初,少林僧便注视那瘦小僧人一举一动,斗到这时,众僧早已是目瞪口呆,人人脸上都露出兴奋、不解、茫然、错愕的神情,好似看到了一方从未见过的天地,各个屏息敛声,目不转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