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自是将师父、师兄当做亲人。我若打了他们,她说不定便会生气。”又长吁短叹,没了主意。踌躇多时,方下决心:“她师父、师兄若从中做梗,我看她面上,大不了跪下求他们便是。只要他们能允我与她在一起,我做甚么都是心甘。”
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忽尔豪情万丈,忽尔又缱绻异常,不知不觉中,已是月挂巅崖,星满长空。他见天已到这般时候,心想:“我何不乘夜色朦胧之际摸上山去?要是找到了她,她让我如何,我便如何,岂不胜过在此自忧自扰?”于是站起身来,向前奔去。
约一柱香光景,来到华山脚下。借月色上望,只见迎面峭壁千仞,群峰高耸,俱是底如盘根,顶似刀削,大有插地刺天之势,却哪里有路可行?
他仰望诸峰,心中疑惑:“这华山四面皆是如此险绝,岂非无路可上?”当下只得别寻路径。转了一个更次,方找到一条陡峻的山道。他见这条石道虽窄,却直通山顶,心中大喜,忙顺石道上行。未到半山腰,已被华山奇绝险异的山势惊得手脚发软,心虚目乱。如此登升未歇,将及三更时分,终于来到山顶。
此时已是中秋时节。他立在巅顶,眼见一轮明月当空,四面金风送爽,回首这些天来一幕幕往事,内心感慨万千。想到自己这番凄入肺腑的相思,今宵便要被心上人盈盈的笑脸驱得一干二净,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心里喊着:“我终于到了这里,终于到在你身边……”
他心神激荡,许久方静下心来,眼望西面有灯火闪亮,于是迈步行去。待到切近,只见此处原是一座道观,前坡后崖上依次立着几座大殿;每间大殿左近,又修了数处房舍。虽各依地势,高低不平,却巧丽奇特,入目难忘。
周四蹑足前行,向右首几间屋子走来。他不欲惊动众人,脚下自无声响,及至一间屋前,停下脚步,侧身在窗外倾听。过了一会,不闻有何动静,又向另几间屋子走去。转了多时,全不见半个人影。
正焦急时,忽听左侧一间厢房内传出声音,里面却黑漆漆不见光亮。他心念一动,轻轻纵到近前,伏在窗下。只听屋内有人道:“我便弄不明白,大师兄你为人老成,办事精明,师父却为何总是不喜?”这人说完,过了好半天,才听一人道:“方师弟,你人虽聪明,但说话办事总是太过狡狯。为这个毛病,师父也不知训了你多少次,你还不改么?”周四在窗外听了,只觉这声音甚是熟悉。
却听那个方师弟愤愤的道:“师父厚此薄彼,师兄弟们谁不清楚?我说说又有何妨?”顿了一顿,又道:“大师兄,这次咱们去昆明,我可听到一件大事。”另一人冷冷的道:“甚么大事?”方师弟道:“上月我在昆明一家酒楼上,碰到几个丐帮的花子在一起聊天,便躲在一旁偷听。这几个花子背上都有六七个破布袋,想是它帮中资深的人物…¨”说到这里,另一人不耐烦道:“你只说他们都谈了甚么?”
方师弟嘿嘿一笑道:“这几个花子天南海北地乱说,我起初也未在意。谁知后来,他们竟谈到本派的一桩大事。”另一人追问道:“是何大事?”方师弟压低声音道:“那几个花子说,二十多年前周应扬祸乱江湖,将正派人物压得抬不起头来。咱师祖眼见魔教猖獗,遂约了几派掌门,一同到武当去请松竹道长。”
另一人疑道:“请他做甚么?”方师弟道:“听那几个花子说,这位松竹道长当年剑法通神,十分了得,只有他才能与周魔比肩。”另一人道:“松竹既这般了得,为何多年来却不露面?”方师弟道:“这可不知了。”另一人道:“你接着说吧。”方师弟道:“这个松竹连败了魔教几名长老,给咱正教长了威风。大伙见魔教气焰已消,于是齐聚武当山,便要一鼓作气,灭了魔教。孰料此举激怒了周应扬,那厮赶到武当,竟将松竹道长击败。”
另一人不解道:“这与本派何干?”方师弟道:“周应扬那厮废了松竹,未过多久,又上华山来寻衅,一言不和,便出手杀了十几位太师叔、太师伯,更将师祖也打成重伤。”另一人惊道:“难怪本派凋零至此,原来尚有这等变故!”方师弟道:“其实本派日渐式微,并不在此变故,多半还在师父。”另一人道:“此话怎讲?”方师弟道:“听花子们说,当年师祖自知命不久长,于是将掌门之位传给了林师伯。”另一人道:“哪个林师伯?”方师弟道:“听说师祖当年收过一徒,唤做林承恩。此人悟性奇高,传言他二十几岁时,武功已为本门之冠,连周应扬也说他是松竹第二。师祖知本派若在江湖上立足,后辈中惟有仰仗此人,故师父虽是师祖的儿子,也未得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