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一青绣鞋(2/2)

徐北枳缓缓说:“当下发生了几件大事,分别是我朝太平令成为众望所归的帝师,回浮面的赵家皇赵楷持银瓶西域,白衣僧人云说法《金刚经》,德宗在女帝支持下开始集一国之力编撰《藏》,张鹿着手调几大藩王的锐骑兵赶赴北疆,其中以燕敕王和靖安王赵珣两位最为不遗余力,与天同父同母的广陵王赵毅蓄,被兄长召见京,当面斥责。离开始传《化胡经》,有了谤佛斥佛的端倪,据说天下各大州郡只得存留一寺,两禅寺都未必可以幸免。”

下一刻,徐北枳心知不妙,但接着就只觉得惊叹荒诞。

徐凤年不怒反笑,真诚叹气:“你的看法跟我二一辙。只不过我这个世,及冠以前也就只有不务正业一件事可以放心去,你不能奢望我韬光养晦的同时又包藏祸心,我也不怕你笑话,至今我都没什么嫡系可言,仔细算一算,好像就凤字营两三百号人还算有些情。我倒是希望有人朝我纳便拜,可第二次游历,襄樊城外芦苇一役,府上一名东越剑士死前不过是骂了我一句狗的世殿下。那时候我便知天底下没谁是傻的。”

徐凤年一掠亭,背对徐北枳和措手不及的提兵山扈从,轻轻给那名青衣女穿上了那双青绣鞋。(未完待续)

小月亮悄悄爬过了山岗,

徐北枳当然知后一句是玩笑话,他对这颗柿谈不上如何看,却也不敢有任何低看。一味鲁莽行事,徐凤年就是有十条命都活不到今天。只不过朝夕相一旬多,徐北枳从未问过徐凤年的武境界低。行至半山腰,被提兵山关卡阻挡,徐凤年才知旅人到这儿就得止步,不是谁都可以上山观战,看到边那位“虬髯大汉”笑而不语,徐凤年只得乖乖败兴下山,如徐北枳所料,徐凤年还没有丧心病狂到要撞破南墙的执念,下山有两条线路,两人走了一条僻静小径,故意跟众多一样吃闭门羹的北莽观战武人岔开,适宜观景有一座仿江南乡建筑风格的雅致凉亭,亭外并无甲士巡视,只站了几名衣着华贵的健壮仆从,气机厚,神华内敛,以徐凤年看来,竟然有一人二品,其余几人也都在这龙门的门槛附近,亭内有一大一小两女背对他们,年轻女盘膝坐靠着廊闭目养神,背有一杆长条布包裹的兵,小女孩托腮帮趴在长椅上。

两人一个同鸭讲一个对弹琴,再说下去也是索然无味,就继续赶路,脚下的蜈蚣盘旋弯曲,也没什么拿得手的遗址景,一样走得乏味,走到一上山下山的岔,见徐凤年毫不犹豫往山上行去,徐北枳皱眉问:“真要去提兵山?”

徐凤年笑:“当然,想见一见北莽女的风情,竟然一次落败差些断了一臂,还敢跟提兵山山主叫板。要是长得漂亮,就抢回北凉,到时候可别跟我争。”

是谁在树上喊知了知了。

亭内地上有大小两双绣鞋,一双青一双红。

徐凤年下护栏,轻声:“老和尚竟然死了。”

徐凤年突然笑了笑,一坐在腐朽不堪的护栏上,看得徐北枳一阵心惊,徐凤年望向这位喜屋建瓴看待时局的门俊彦,平淡:“徐北枳,你亲见过飞剑二千吗?亲见过以一己之力让海升浮吗?见过一缕剑气毁城墙吗?”

徐北枳抹去嘴角酒,调侃:“原来是不敢坐龙椅,而不是不想。”

徐凤年笑:“你这是在讽谏?骂我是不务正业?”

徐凤年笑:“我更好奇你们北莽剑士剑气近黄青上武当。还有就是齐仙侠携吕祖遗剑去南方观海练剑。至于那个跟我有过节的吴家剑冢赵六鼎,听说带着剑侍去了趟吴家九剑破万骑的遗迹,带走了三柄祖辈古剑,境界大涨。”

徐凤年站在原地不肯离去,徐北枳看到那帮不好惹的扈从已经留心这边,虎视眈眈,就扯了扯徐凤年的衣袖。

徐北枳平静摇:“不曾见过。但自古以来便是一降一,西蜀剑皇替天守国门,不一样被你徐家铁骑碾压得尸骨无存?成名已久的江湖人为何不愿去战阵厮杀?还不是因为怕沟里翻船,再者锐军旅中往往都有专门针对手的类似武骑,我猜你们离首辅张鹿这些年不遗余力将帝国赋税倾斜北边,一定让顾剑棠扶植起一支应付北莽江湖武力的势力,你别看如今提兵山棋剑乐府这些山十分气焰惊人,一旦被驱策到沙场上陷阵厮杀,也经不起几场大规模战事挥霍。”

小女孩在轻声唱着一首小乡谣,嗓音清脆。

徐凤年,不再说话。

私塾的先生在问知否知否,

是谁摇晃了铃铛?

徐北枳提起酒葫芦喝了酒。

徐凤年无奈:“同鸭讲。”

叮当叮当叮叮当…

池塘里是谁吵醒了星光。

这回到徐北枳无奈:“对弹琴。”

徐北枳疑惑:“两禅寺主持龙树僧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