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三十章不见狼烟(2/4)

离谷军镇那一线驿路早已是惊弓之鸟,那四千铁骑一路奔袭,蹄所至,驿站和烽燧无一例外尽毁,谁都知离谷六千守军就已经是一只瓮中鳖,撤不敢撤,战不敢战,瓦筑和君馆两大雄镇就是前车之鉴,瓦筑摆开架势主动击,离谷在茂隆之前,不得不承担起拿命换命去消耗那支孤军的残酷使命,只能祈求南朝庙堂上大将军们可以迅速给应对之策,两战过后,昔日无比倨傲的南朝都再无任何一个军镇可与北凉军锐战力比肩的气焰,离谷面临灭之灾,人心惶惶,加上封镇闭城,那些在城内不得门大族弟不少都是要么抱痛哭,要么今朝有酒今朝醉了,明日要死明日死。蒙在鼓里的百姓,因为戒严,反而不如消息灵通的权贵豪绅们那般心死如灰。离谷不好受,茂隆也是兔死狐悲,城中许多家族趁着尚未封城,都拖家带往北逃,一如当年秋士北奔的丧家犬景象,竟然都是那北凉军和人屠祸害的!

王朝曾经在徐骁亲历督工下,打造了一张史无前例的大驿路系统网,驿站是,驿路是线,线上辅以烽燧和军事重镇以及戊堡,构筑成片,望让人而生畏。如今离东线边防几乎完全照搬当初的框架,而纳大量中原遗民的北莽,也开始不遗余力刻印这份事实证明无比有效的战争骨架,其中烽燧烟墩仅茂隆所在的龙腰州嘉鱼一郡,便有大小总计百座烽燧,照三线分布,十里一座,连绵相望,边烽相接,每逢战事,狼烟依次四起。女帝曾经夜巡边境,兴之所至,登烽燧而亲自燃火四炬,于是下一刻全州灯火熊熊,三条烽燧线如同三条火龙,当晚查知有一座烽燧误时失职,连同正副燧帅三人在内的九人,全就地斩首。十燧长斩臂,一州烽燧统领降职为一员普通烽,下旨永不得升职。

北莽有几线驿路仅供军伍通行,曾有一位权势炙手可的皇室宗亲私营盐铁,在龙腰州境内与一队南朝骑卒冲撞,尽杀之,消息不知为何漏,女帝手刃这位亲外甥时说,私贩盐铁可不死,纵驿该死两次。然后此人的年幼嫡就给从家中拉来活活吊死。这以后,此类驿路再无杂人往来。

建于山岗之巅,夯土结实,夹有穿凿而过的红柳枝木,燧大,由于此山临近边军重镇茂隆,梯山烽燧额外多三人,一燧之内有十二人。前些年各州烽燧不南朝,只用北人,南朝人士不得担当烽,只是近两年才得以烽燧,然后两者迅速持平,为此皇帐方面抱怨极大。梯山烽燧十二人刚好南北对半,燧帅三人中有两人位是南朝人,另外一名副燧帅是个人,哪里斗得过其余两位,被排挤得厉害,这就使得莽人烽十分尴尬,一日不如一日,先前还敢偷偷喝几酒,如今一经逮住就得遭受一顿鞭刑。

元婴来到岸上,歪着脑袋用悲悯相望向这个家伙。

山资历最老的一个老烽是典型莽人,剃发结辫,脸犷,型颇为雄伟,可惜只是个没胆的窝废,以往燧后私下喝酒比谁都凶,如今甚至脆连酒都戒了,两位南朝燧帅没事就喜拿他当乐,使唤如猪狗,夜值勤的辛苦活都安丢给他,这老家伙也不吭声,唯一一次发火是老烽的俏丽女儿来探望,给燧帅半路截下调戏,就给拖半山小树林,其余烽看笑话之余,也好奇这么个废怎的就生个如此灵的闺女,若是不幸长得随爹,那还不得五大三,这辈也就甭想嫁人了,至于那次副燧帅大人是得逞还是失手,外人也就只能闲来无事猜测几句,南朝烽瞧不起,北也厌恶,老家伙里外不是人,日过得孤苦伶仃,唯独一个新山燧台的鸟烽,跟这个绰号闷葫芦的家伙还能说上话。这名不合群的新丁姓袁名槐,袁在南朝是乙字姓,也属于屈指可数的大姓,只不过没谁认为这等大族弟会乐意来注定没有军功的烽

袁槐大白天的不用当值,老家伙既然不再去烽燧台外喝酒,就彻底无可去,总是缩手缩脚站在烽燧台内向外瞭望,看了好些年也不腻歪,袁槐是个眉清目秀的烽,小腰纤细得跟娘们差不多,梯山人尽皆知燧帅向来荤素不忌男女通吃,都寻思着这姓袁的是不是拿换来的烽

当你猪油蒙心不知足,是在跟饥汉说荤菜油腻。所以遇人只能说享了多大的福。

——

茂隆梯山烽燧。

徐凤年一件一件放回书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