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一十一章储君人选(2/2)

这一年,秦王军西北,得胜还朝,朱元璋下诏褒奖。几乎在所有人都认为秦王将会是板上钉钉的新储君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秦王病故,正妃王氏殉;晋王称病不朝。朝野震惊,旋即有人上疏,列举条条证据言明晋王非是屯田而是屯兵,意图谋反篡位。

“那么…之后你打算怎么办呢?”张淑惠问

云霄笑了起来:“别以为我会闲着,这些日我从地窖里传了那么多密令,就等着对方伸冒个泡儿呢!我这个人嘛,最喜的事情就是在别人最得意的时候当抡一记闷 !”

“万岁,该起驾临朝了…”天未亮,黄大有便站在门隔着门

朱元璋中闪过一:“你这话什么意思?”

朱元璋淡然笑笑:“老朱家的江山本来就有一半是老五拼下来的,给他老刘家一半又如何?何况,朕欠他的,这辈都还不清…”

“那岂不是要等很久?”

朱元璋很寂寞,秀英过世之后,也有几个不开的嫔妃见李贞姬和胡雨娘都没了,自然打起了上位的心思,可朱元璋与秀英之间情甚笃,本没有了再立后的心意,所以一看到这便毫不犹豫地打压了下去。经历过几次清洗之后,内廷不但被肃扫一空,而且其中能幸存的嫔妃们也都活得胆战心惊,除了每日必到的请安,其他时间里,不指望圣驾临幸,只求冲来的不是拿着的内侍。

上了年纪的朱元璋每天本来就睡得少,听到黄大有的声音,当即便坐起了旁的杨妃亦被惊醒,连忙起,匆匆披上衣衫准备跪到地上替朱元璋穿衣。

不过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件事情迅速地平息了下去,似乎很多人都觉得理所当然,老没了,儿继承,这没什么奇怪的,虽然儿现在还小了。朝政很平稳,渐渐长大的允炆也开始帮着祖父署理一些事务。随着立储事件的逐渐平息,理得半上不下的青甸侯案也渐渐被人遗忘。



黄大有吓得一下跪了下来:“万岁慎言…”杨妃也唬得不知所措,跪在床上不知说什么好。

真正能陪在朱元璋边的只有杨妃一人。或许是因为杨妃满的方言让与别人难以,所以很少与人说话的杨妃看上去为人木讷,沉默寡言的格正好迎合了朱元璋图个清净的心态。于是,杨妃反而成了朱元璋边最经常现的人

记下,脸惨白:“难怪你说没把握…”

云霄沉闷地:“难者有五,一是剖开之后的呼,二是剖开之后的止血,还有之后的补血,三是完成之后的合,四是合之后伤会不会化脓,五是…老二他能不能撑到合…这些,从字面上都可以去解决,可是目前我的力量还办不到的…将来或许有一天能行的吧…”

杨妃浑一抖,黄大有的手也微微抖了一下。朱元璋继续苦笑:“我梦见他还是不肯原谅我,兄弟几个到了地府在阎王面前打官司,老五也不肯替朕说话…阎王判词说把咱老朱家的江山分一半给他们老刘家…”

朱元璋看着杨妃不解的神,脸上一黯:“朕梦到老五了…”

这话说来谁都不信,在许多人看来,太、秦王先后病故,唯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只有晋王一人了,哪怕他安心在家生孩,太的光环都会直接砸中他的脑袋,他活腻歪了才会去造反。可不信归不信,万岁似乎也认可了晋王谋反的说法,下诏申斥,责令晋王反省。旋即,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宣布,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舆论再一次轰动。

杨妃吃了一惊,连忙缩回床上,一脸不解地看着朱元璋。黄大有推门来,从衣架上取下朱元璋的袍服,一件一件地替朱元璋穿好。

黄大有伏地:“万岁!老有一言!老以为刘侯爷并非真的与万岁断义,此事幕后主谋乃是胡惟庸,万岁亦不过是被人利用了而已,只是…人情如此…侯爷背着家仇,已经无法与万岁化解…可侯爷却从未说过不替大明江山力…”

“等得越久,他们暴得越多!我们这一辈都快过去一半了,不让对方多冒同党来,难还要留给儿孙们继续跟他们斗?让他们都吧!”

朱元璋一把住杨妃,低声:“你睡吧,朕自己来…”说着,朗声:“大有,你来伺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