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回明查暗访(2/7)

酒宴之后,小神女又和墨家的人闲谈了几句,在小珠小珍的伺候下,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房间。小神女问这两个丫:“你家二公回来后,他又怎么样了?依然还是四游山玩吗?”

“这还有王法吗?”

“王法?要是官府真的仍照王法来办事,世上就没有那么多冤死的百姓,也没有那么多的冤狱了!”

这下,连小神女也奇怪起来:“怎么老夫不敢教了?是你家二公将他打跑了吧?”

小珠抿着嘴说:“还考取功名呢!老夫不到三个月,就跑了!”

老家人叹了一声:“我家二公就是这么的好动,经常不在家中,书不好好读,生意更不愿沾手,说什么要学唐代的大诗人李白那样,仗剑去国三千里,游遍神州各名山大川,才不枉度一生!就是老爷和大公也劝他不听。老希望他经过这一次死里逃生,该好好呆在家中了,别再令老爷和大公为他担心。”

“他们当然不会白养我了,因为我会写字,帮他们记帐,写信,他们将我当成小先生来捧着我呀,何况我还帮他们收拾锣鼓,打扫场些我力所能及的一些杂事。”

“他使什么剑呵!就是拿一把裁纸小刀也胆战心惊的,害怕割伤了自己。老也不知,二公这么胆小怕事,还敢一个人去玩,连书僮也不带。”

“是呀!跑啦!”

“说起来十分惭愧,我什么也没有学,也学不会。”

墨滴这一段话说得符合情理,一般卖艺的江湖人士,的确连斗大的字也识不了几个,更不用说能记帐写信了,有这么一个不用钱请来的小先生,这一伙卖艺人当然是兴,多他一个人吃饭,不过是多一双筷而已。

“是是!这里去县城还有十里路。”墨滴补充了一句。

这一情况,引起了小神女的注意,暗想:难他在这五年中,遇上了一位异人,练成了一与众不同的内力?便问:“你跟这伙江湖艺人去了哪里?”

书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那时还小,不懂事,只到跟他们好玩,也不知去了哪里,只知相隔一二天,便转到一个新地方,到新鲜有趣好玩。”

小珍忙说:“珠,你别胡说,是老夫向老爷告辞,不敢教了!”

“这有什么罪了?”

小珍说:“小,我家二公回来后,的确比以前安静得多了,安心在书房中读书,足不门外。老爷和大公看了都暗暗兴,以为他经过了一段颠沛离的苦日,懂得人了,在发奋读书哩!”

婉儿到奇异:“什么?老夫不到三个月就跑了?”

小神女从墨滴的父兄中,也略略知,墨家在新宁县不算是什么名门望族,也并不是非常富有,但却是新宁县世代居住的人家,生活比一般老百姓富裕。墨滴的父亲,非常希望自己的两个儿成材,但长墨挥,读书不成,经商却非常在行,从而走上了一条经商之路。于是他父亲将希望放在二儿上,希望他苦读经书,考取功名,能为墨家光宗耀祖。谁知墨滴同样不争气,比大儿还不如,除了游山玩之外,对什么也没有兴趣。在他十二三岁时,竟然离家走,从此便完全失踪,谁也不知他去了哪里。急得他父兄团团转,派家人四寻找,不但到四周邻县,也上麻城去寻找,也是踪影全无。一年不见音讯,二年也不见音讯,最后他父兄完全失望了,不知墨滴是为人拐走,还是死在山老林的野兽中。谁知过了五年,墨滴一下风尘仆仆回来了,现在父兄的面前。他父兄不敢相信他就是失踪了五年的墨滴,因为失踪时他还是一个孩,而现在站在父兄面前的是一个十七八岁、材修长的成年人了,说话、神态完全不同,只有面容还依稀相似,小时的情景,他都一一能说得来。他父兄自然惊喜异常,才敢相认。问他这五年去了哪里,他说稀里糊涂地跟了一伙江湖上的卖艺人,四闯州过府地玩,现在玩够也玩累了,才要求回家。

了今后避免麻烦,才不得不如此。”

“这很难说。”

一路上,小神女仍看不这个自称为江湖闲人的书呆破绽,他的确不像是藏不的武林手,也不像内力厚的人。从他的行径、神态和谈吐上看来,的确是一位文弱书生,是一个心地好、有侠义心的书呆而已。

果然在黄昏日落暮降临时分,他们才拖拖拉拉了新宁县的这坐落在山峻岭中的山城。墨家一家大小,自然是盛情接待小神女和婉儿,除了设宴为她们洗尘外,更安置她们在后院一幽静的房舍住下,派了两个丫环小珠和小珍伺候她们。山猎那位不幸的中年妇人,墨家也妥善安排了,她可以终在墨家住下,因为她也是黑二公的一位救命恩人。

婉儿问:“他们不会白养你吧?”

小神女问:“那他上京考取了功名没有?”

“什么?他们真的会将你当贼办?”

“小,我家二公和善得很,从不会动手打人的。”

“哦?仗剑去国三千里?你家二公会使剑了?”

“哦?你跟他们学到了什么功夫没有?”

“哦?他们会有什么麻烦事找你了?他们总不会也将你当贼办吧?”

“拿在下当贼办,他们也不会,但完全可以拿在下向匪徒赎金一事来问罪!”

到了墨家,小神女在酒宴之中,从这书呆的父兄中知,墨滴从小就生不羁,人也聪明慧,就是不大喜读书,偏偏喜独自一个人跑去玩,不是观看中的游鱼嬉戏,就是遥望天边的白云变幻和青山翠林的景,到了吃饭时间,也忘记了回来,得家人四寻找。有一次,他父亲怒极,将他关在书房中,半个月不放他来,就是要他好好读书写字,哪儿也不准去。关了半个月,以为他改变了,可是放来依然如故。读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是不时跑去玩。

“小女侠,正所谓官字两个,好由他说,坏也由他说,好的说在下是胆小害怕,坏的说在下在接济匪徒,相助匪徒与官府对抗,单这一条,就足可以拿在下问罪了!”

小珠接着说:“老爷还说二公是什么狼金不换哩!特意为二公请来了一位饱学的老夫,教二公读经典,要上京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城的路上,小神女有意接近那位老家人,向他打听书呆的为人。她有意无意地问:“老人家,你家二公是经常跑去玩的吗?”

小神女说:“妹妹,别多说了,我们走吧!天已不早了!”

“婢也不知,事后听总说,老夫说我家二公天资慧,见识过人,言惊世骇俗,以他的才,教不了二公,也不敢教,请老爷另请明。老爷急问老夫为什么这样说?老夫只说了一句,我家二公与众不同,今后最好少发议论,不然,就祸及满门。

“那老夫怎么不敢教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