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华光夺目,甚至好玩,随手接过放入怀中。
这次他因得“藏真图”偷离皇宫,还走浙东寻找《归元秘笈》,临行之际,想到了寻宝需耗时日不短,这颗明珠,定然值钱不少,随把它揣入怀中带走,以备费用,不想此时派上用场。
在那闪灿珠光照耀之下“藏真图”上的一切景物,均清晰可见。
只见横写在白绢上的“藏真图”三个大字,己然褪色,下面四句似诗非诗的谒语写道:
万功归秘元,一剑神州寒。
苍松节明月,石上流清泉。
偈语下面,画着几座连绵的山峰,夹着一道幽谷,谷内峰回路转,曲折盘旋,幽谷尽处,苍松林立,一松特高,有似撑伞,月光松下照,满地铺银星,一道清溪绕过松下巨石,直向一个深涧中流去。
溪水不大,如一条水帘下垂,那三峰飞瀑的背景,却用一种写意的手法,描绘出来,黑色很淡很不易看得出来,想是天机真人,三音神尼在绘制这“藏真图”时,怕得图之人轻易地找到藏宝所在,故而不肯把那三峰飞瀑的背景,明显地画在图上。
他仔细地检视全图一遍,但却看不出一点有关脱出这花树阵式的暗示,不禁心头一凉,顺热把白绢一折。
但见三座高峰,两前一后的排成了品字形,一道瀑布由正峰倒泻而下。
原来这白绢是两层折在一起,外面明显地画出了藏宝所在背景,里面却指示出归无秘笈存放的山洞。
他忽然心中一动,又仔细检视,那三峰飞瀑击在悬崖中一块大山石上,溅飞起一片水珠,看了一阵,仍是不解。
他出阵之望既绝,反而定下心来,闲坐着无事可作,就数那溅飞水珠作戏,初数一遍,尚无所觉,待他数到第三遍时,心中忽有所感。
原来那溅飞水珠,共有九九八十一点,左五右四,分成九排,虽然距离不等,交插而过,但每一水珠大小却完全相同,似非随笔点成,且散而不乱,极易辨认。
赵海萍本不懂星卜五行之术,但他在绝望之际,忽然发现了一线生机,虽全不知其然,但却油生一试之念。
他茫然站起身于,右手捧着夜明珠,左手握图,依照那溅飞水珠图形,左转五步,右行四步,然后又依图形,侧转半身,再转九步。那图上溅飞的水珠,除分成九排之外,另用交插方式,显示出五个转身方向,每一转向四十五度,正是反五行花树阵式的破解之法,只可惜赵海萍不懂五行奇门之术,方位拿不准确,多耗不少时间。
也幸得他不知其然,只是存着侥幸之心,失败了,亦毫无灰心失望,一次不行,二次再来,转了有顿饭上夫,忽见眼前绿草如茵,原来已脱出那花树阵式。
回道望去,花色漫烂,查点花树,共计九九八十一株,和那溅飞水珠暗相吻合,但置身阵儿却丝毫看不出刀阶歹懒花树,有何特异之处。
他几乎不相信,那几株花树能把自己困在其中半月之久。
突然,他目光触到了僵卧在花树林中的周奇。康全,心头微觉一,叫道:“周兄,康兄,两位也下这石洞中来了吗?”
他一连高呼数声,声音也越叫越大,可是周奇、康全早已死了数日之久,哪里还会听到呼叫之声,别说人死去,就是活人,被困那阵中,耳目也要失去灵效…
他虽想重回阵中,救两人出来,但想到那被困在阵中之苦,不禁心中生寒意,长叹一声,转身向里走去。
穿过了一片广阔的草地,地势又渐窄狭,迎面白石壁间现出两扇石门,赵海萍运起真力一推,石门应手而开。
石门里面是一座三间房子大小的石穴,左右各放置一块大青石,开拓如运台,上面盘膝坐着一尼一道,满室奇香直沁肺腑,中间有一座青石峰台,台上端放一个一尺见方,五寸厚薄的玉盒,台前一座石鼎,鼎中满是白色香灰,奇香就由那白色香灰中散发出来。
赵海萍估计那一尼一道,必是传言中的天机真人,和三音神尼的法身,面对着这两大武学宗师法体,不禁心生敬慕之意,立即伏身拜了三拜。
抬头望去,只见那一道一尼合掌闭目静坐,状似参禅入定一般,心中大感不解,暗道:这两人归真已有数百年之久,何以法体如生,毫无残损,难道这两位前辈奇人,都已练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