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14章梁山孤茔话前事(2/2)

赵禹倒不好令他太过难堪,对着坟墓拱手:“不拘怎样,都是人间一段故事。往事已随风散去,只有气节留存人间。这宋江最终全了气节,老jì从良好过贞女失节,当得起我来拜一拜。”

拜过后,中年人转问向赵禹:“小兄弟不是附近居住的人吧?我听你音颇似大都,不知因何来到梁山这里?”

弱小,激不起半

中年人看到赵禹,只是和煦的,问:“少年,你怎么会现在这里?”

赵禹听中年人这般激烈语气,激起了好胜心,忽的冷笑一声:“替天行?真是个绝好说辞,他聚啸山林,又不知了什么合乎义的大事?”

话讲,赵禹才觉不妥。若这中年人真是梁山后代,自己这般说岂不是当着和尚骂秃驴!

中年人仰起哈哈笑:“这倒是巧了,我若不是今日上山来,倒要错过你这个有意思的小兄弟!不知我可有幸,邀你到家中作客,盘桓几日?”

待到赵禹收声,那中年人面铁青,郁着讲不话。

那中年人听到赵禹这般说辞,眸中闪过异彩,嘴角才开:“小兄弟年纪不大,见识却,我远远不如。”

攀上险峻山岭,环目四望,想到当年大寇宋江便占此作,搅动山东一地不得安宁。两百年后,此地却荒凉若斯,人迹罕至,不免寂寥。

果然,那中年人听到赵禹的话后,眉梢陡地,哼一声:“你这少年不晓事,哪知梁山泊替天行的大义!况且人死债销,怎可在先人墓前如此辱骂!不当人,不当人!”

梁山上尚有许多宋江盘踞时的痕迹,当年这大寇被招安,过不多久便发生了靖康之难,金人蒙古人替在这方沃土肆,无人再有暇理会此,便年复一年存留下来。只是岁月迁移,这些痕迹也尽数破败下来。

赵禹笑一声后,说:“老丈莫欺我年幼不晓事,那宋江本是郓城小吏,靠了手中些微权柄卖好江湖狼之人。我不知他如何急公好义,却晓得公门胥吏最是该杀,年月里要收冰敬碳敬,又有火耗银钱收益,他能怎样迫于无奈?多半自家张扬犯了事糊不过去,才悍然作托名与大义。”

上山时赵禹曾见这梁山左近甚少有人家居住,便猜到前坟或者就埋葬了那大寇宋江并其同伴。想到宋江纵横北地许多年,临到了也不过变作旁野冢,不免唏嘘。

中年人不以为忤,微笑:“这几座墓中前辈,与我家祖上颇有情,每年老夫都要来上一趟的。”

正幽思际,赵禹忽听后有脚步声在靠近,豁然转,看到一个着员外服、年约五十的中年人走过来。他见这中年人脚步稳重扎实,气息悠长,心下便生了几分警惕。

“老丈又怎么会来到这里?”赵禹反问

这时候,中年人后闪两名仆,将几座坟茔上杂草都除去,然后摆上瓜果祭品。中年人请赵禹过来一起拜了一拜,却是从侧面认可了赵禹的评价。

赵禹自然答应,与中年人并肩一起下了山,坐上停在山下的一辆车。这时候,他才望着中年人好奇的问:“不知老丈是梁山哪位领的后人?”

“你这般年纪,哪知前朝旧事。前宋时那徽宗皇帝昏庸无,朝中皆是jiān佞阿谀之臣。宋大领急公好义,迫于无奈才起兵作,麾下所聚皆是一时豪杰,解万民于火,难还称不上替天行?”中年人沉声说

见那中年人还要开辩解,赵禹又说:“我都看过那些贼寇排名位,都是一般昏庸。正合魏晋时一句话,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这般看来,他也算不得什么英明之主。”

赵禹览迹访胜,颇发思古幽情。翻过一大厅后到了后山,却看到杂草丛生中隐隐约约坟茔。待走上去拨开杂草,却发现坟前碑石已齐断去,不知坟冢所葬者谁。

听中年人这般轻易就推断自己来历,赵禹倒颇觉佩服,他自己却是没有听音辩来历的本领。他回答:“我正是从大都来,学得一些本领便想见识一下天下的奇人异士,第一便取的山东梁山。”

赵禹听到中年人这样讲,心下一喜,急问:“这几座坟似是那梁山贼寇所留,老丈你莫不是梁山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