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良停下脚步,低声对左少白等说道:“诸位请再留此片刻,老朽去和他们姊妹谈谈。”
高光道:“我瞧不用谈了,贵友既已死去,咱们来此目的已空,和两个女娃儿有什么好谈的?”
万良脸色一沉,冷冷说道:“他虽已死去了数年,但在留笺之上,已说明江湖上有了大变,而且早已料定我必到此。”
黄荣生恐两人冲突起来,急急接道:“那范老前辈既然能在数年前料知江湖大变之事,想必有所安排了?”
万良长叹一声,目光凝注到左少白的脸上:道:“她们肯不肯拔刀相助,那要看你的造化了?”
左少白心中暗道:“难道那小姑娘小小年纪,还能助我左少白查出父母蒙冤的内情不成?”
心中虽是不以为然,但口里却恭恭敬敬的说道:“全凭老前辈作主了。”
万良道:“老朽必尽全力,劝请她们出山相助兄弟…”
他仰起脸来,长长吁一口气,接道:“我万某人一生中除了多犯了点杀孽之外,自信所作所为,无一不可质诸天日,但愿二女能以得自老朽故友所学,出而挽救这次武林浩劫。”
举步向茅舍中走去。
左少白望着他走向那茅舍的背影,举步落足之间,十分沉重,显然,他对能否劝得二女出山的事,异常重视。
茅舍的木门,虚虚的掩着,万良举手一推,木门应手而开。
只听一个柔细的声音,传了过来,道:“舍妹告诉我,你很守信诺。”
万良注目望去,只见原来那面壁而坐的少女,仍然是面壁而坐,而那哑女却傍着姐姐身侧而立,粉睑上纵横的泪痕,仍未干去,只觉心头愧然,拱手一礼,道:“老朽从石棺中取得亡友遗书,始知适才多疑二位姑娘,心中甚是不安。”
那面壁而坐的青衣女道:“不妨事,老前辈故人情深,那也是难免的事。”
万良道:“我那范兄在遗书之中,提到两位姑娘,已能尽得他心中之学。”
那面壁少女答道:“先师胸博古今,学究天人,愚姊妹残缺愚质,虽得先师数年教诲,实则所学难及万一。”
万良道:“二位姑娘也不用客气,我那范兄,已在遗留给老朽的书信中说的明白…”
语声微微一顿,接道:“目下江湖上,正值杀劫涌起,两位姑娘既已得我那故友绝世才智,岂可常居斯地,埋没才华,不如随老朽出山入世,做一番惊天动地救世大业,也不负我那范兄对两位一番培育的苦心。”
茅舍中沉默了一阵,那面壁少女方才缓缓说道:“老前辈太高估我姊妹了…”
她长长叹息一声,接道:“万老前辈既是先师的好友,想来先师必在遗墨中说明了,姊盲妹哑,天生残缺。”
万良接道:“这个,在下亡友遗书中确曾提过,但我那范兄,在遗书中,亦曾大赞两位才华过人,卓有识见,承他衣钵,青出于蓝。”
那青衣女叹息一声,接道:“那是先师的褒奖了,我们姊妹,虽承先师的爱护,视若亲生。尽其所能,倾囊面授,但因质才愚拙,致负先师厚望,天生残缺,受制甚多,实难担当那挽劫救世的大责大任。只好有负老前辈的盛意隆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