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楚淡淡回答“现在还不是我回去的时候。”
青衣使者道:“端木丞相还带来了十二名士人,想游说公子出山。”
“让穆先生去接待他们罢。”公子楚冷淡地回答“我知道他们要说什么,但没有兴趣听这些三寸不烂之舌来面前滔滔不绝。”
“是。”青衣使者退下,片刻旋即又回来。
“怎么?”公子楚微微蹙眉。
“他们不肯走…十二名士人说公子若不出山,便将自刎于门外。”青衣使者道“端木丞相明日将领着内阁大学士、三司六部在门外跪请公子,除非等到公子答应出山,他们绝不会离开。”
“呵…”公子楚冷笑起来“那就让他们跪着吧!”
青衣使者没有说话,站在了公子身后默默侍立。
“子康,门外那些人有没有认出你?”公子楚忽然饶有兴趣的问。
“没有。”青衣使者短促的回答。
“看来,卫国紫夫人的面具果然做得出神入化。”公子楚微笑起来,回过头招了招手,示意对方过来,仔细端详了片刻,笑了“你看,如今就算面对面,连我也认不出眼前这位便是昔日的大内总管端康公公了。”
青衣使者没有回答,眼里掠过笑意,却有些疲倦。
“坐吧,别老站着。”公子楚指了指棋盘“我们很多年没有下棋了。”
卫子康微笑了一下:“奴才在宫里站得惯了,已经不习惯再坐着和人说话。”
“…”公子楚沉默了一瞬,却只是叹息“是啊,好久了…从派你去卫国做间谍开始,到再度回大胤深宫做眼线,你离开我身边已经十几年了——真是辛苦你了,子康。”
卫子康却只是微笑:“公子也辛苦。”
“可曾怨我?”公子楚叹息。“毕竟净身入宫,不是一般人能忍受。”
“不曾。”回答是短促而毫不迟疑的“奴才一家三十余人,皆因公子而沉冤得雪、刀下余生——家父临终曾再三告诫说他日若公子有难,子康便是焚身吞炭,也应在所不辞。”
“在所不辞…”公子楚喃喃重复,忽地道“是,这便是‘士’之道了——这一场争斗里,若不是你们。我便早已败了。”
“公子礼贤下士,天下归心。”卫子康回答。
礼贤下士…还是市恩买好?公子楚沉默下去。拿起了紫玉箫,下意识的便吹了《贺新凉》的第一句。然而仿佛忽然触动心事,一句未完,却忽然出了一个破音。公子楚皱眉将玉箫放到一边,望着旁边的颐音园,苦笑“你看,自从阿蛮死后,似乎连吹箫也不大有兴致了。”
卫子康低声:“阿蛮身受公子大恩,为公子死,亦无所辞。”
“止水,”公子楚凝望着颐音园,眼神却渐渐冰冷,忽然对着空气发话“找到那天晚上那两个掘墓斩我首级的贵妃党羽了么?”
头顶浓密的枝叶忽然分开,一个人影仿佛凭空现形,探头道:“找到了,杀掉了。”止水懒洋洋地靠着柳树,抱怨:“你说你交给我的都是什么任务啊?总是对付这种酒囊饭袋,我的剑都要生锈了…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对那个公子昭动手?”
“好了,你可以走了。”公子楚却不耐听他抱怨,挥手。
止水嘀咕了一声,枝叶簌簌闭合。那个忽然出现的人又凭空消失了,就像融化在空气中一般——卫子康抬首看着满园的绿意,不由微微凛然,在这看似空旷宁静的园中,不知道埋伏着多少死士高手,在静静守卫着这个位于大胤风暴核心的年轻公子。
“子康。这次能一举拔除贵妃党羽。你居功第一,”公子楚看着台下荷花,道“虽然你不图封赏,我定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公子抬爱。”卫子康苦笑“奴才不过一介残废之人,无子无女,要封赏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