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原因当然是在于它的各式各样的展览。喜欢艺术的人,这里是最好的地方,而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外形。
庞毕度文化中心在当地称为“波堡”设计之初,乃延请意大利和英国的设计师共襄盛举。整体设计很大胆,正面的玻璃窗是以外露的钢筋骨架所支撑,乍看之下有点像是未来的建筑物,现代感十足,许多第一次看到的人都很不能接受这种超前卫的造型,而它的颜色和外型一样十分突出,不论是骨架或内部的装饰,全涂以鲜红,鲜黄和蓝色等醒目的颜色。
许多的法国人对这幢建筑物都不怎么以为然,甚至宣称他们极痛恨这幢建筑物,在落成之后还有人来这里举牌子抗议,要拆掉这幢建筑物,尽管如此,这个地方还是吸引了大量的观光客,成为巴黎最有特色也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
叶亦深在巴黎念书时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叫做皮那,他和叶亦深一样,都对艺术品非常热衷,他比叶亦深用功,功课经常都是名列前茅,叶亦深除了鉴赏力比他好以外,绘画的能力和其他的部分和他相比就远远不及了。
皮那的艺术天分这样的高,外表却很平凡,以一个法国人来说,他实在算不上是什么美男子,也没有法国人的浪漫和多情。他是个很少运动的人,皮肤白皙,像个女生,而且还是个近视眼,一付大眼镜是他的标志;他的身高不高,只有一百七十五公分左右,加上身材亦不壮硕,是以看起来相当斯文。
在学校时他和叶亦深比较谈得来,经常一起到各地的画廊和艺术馆参观,两人也经常一起去写生;周末,假日时也常在一起喝酒什么的,两人感情甚笃。
皮那在校时就已经展现出他极高的艺术天分,叶亦深那时常想他可能会成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这一点叶亦深很有自信,因为他相信皮那的才华,也相信自己的鉴赏力。
毕业之后,叶亦深回到了美国开画廊,皮那则进了庞毕度文化艺术中心服务,一方面也从事绘画的创作。两人虽然分开两地,可是一直没有间断通信,两人的友谊从没有因为时空的分隔而淡化;反而因为难得的机会可以联络,总是珍惜每一次通话和信件的往来,或是见面的时光。
皮那总是叫叶亦深快回到巴黎和他一起工作,两人合作开一家画廊。叶亦深也这么想,可是,很多事情并没有办法尽如人意。
这次叶亦深到巴黎,因为有点仓促,也想顺便给他一个惊喜,所以事先并未通知他,就直奔庞毕度文化艺术中心。
可是当叶亦深到了那里,却找不到皮那,里面的工作人员告诉叶亦深:“皮那生病,请了病假。”
叶亦深一听他生病,心里很是着急,马上就开车往他家去。
皮那一直是与他父母亲同住,这对法国人来说是极少见的,或许是因为皮那是长子的关系,他竟然也能像中国人一样孝顺,叶亦深在巴黎念书时常去他家,曾见过他的父母亲,他们对叶亦深就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
皮那的父亲是一个海洋生物学家,他的工作是研究海底的生物,这是一项很冷门的工作,不但工作难度高,过程中也往往有着很高的危险性,海实在太大了,没有人敢说他可以在海里绝不发生意外的。
但是做这一行的人都不会改行,他的父亲也不例外,好像生死与海洋之美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
全世界各地,都有少数人在从事这项工作,但是对海洋生物的研究最为先进也最为成功的国家,还是以法国为第一。他的父亲在法国的这一行里有着很崇高的地位,他发现了许多前人不知的海中生物,对研究海底生物的生活习性也有很大的贡献。
他的父亲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看得出来是个有学问的人,他有着很内型的学者外表,经常戴着厚重的金边近视眼镜,说话温文而有礼,很有学者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