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骥心想:“这杏黄旗想就是太公望当年执掌权令,发号施令的一面重要旗帜。”
他随手拔起,收入怀中,风仍不断的吹着。
他又想:“如今有“天龙骊珠”之力,风尚且这样大,如果无“天龙骊珠”就不堪设想了。”
他细心留神,察看风的来源,看了半晌,无一丝一毫的收。
因此地道之中,四周皆有石壁围着,并无透空之处,那七绝罡风,本无定向,只是在石室周旋不息。
长孙骥忽感到全身有些疲累,他想:“我何不在这石桌上躺一下再去。”
他意念刚了,人已躺在石桌之上。
任那七绝罡风,周旋不息,他竟然仗着“骊珠”的定风之力,安然入睡。
太公望的七绝罡风,是-照先天迂回的风泉作用,与卦中的天风冶卦,分而为一,内含先天真一之-,外发后天刚猛的强力。
“天龙骊珠”本有吸收先后天气质的本能。
长孙骥怀抱“骊珠”安然入梦,竟将那先天蕴藏的真一之-,吸入体内。
因此他一觉睡醒,突觉全身力道大增,周体筋骨有时软若棉絮,有时硬如钢铁,眨眼之间,便有数种变化。
他暗道:“变了!变了!”
他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因他以前,从无这种经验,随回光返照,凝神入-穴之中。
长孙骥这一运功,倒是不谋而合,顿觉五脏六腑,三百六十路骨节,七十二路穴道,八万四千毛孔,无一处不充满了气的运化。
不觉大喜,他忙翻身下石桌,将“骊珠”收入怀中,光芒一-,那七绝罡风,顿时又大了起来。
他耳中但听得疾风回朔之声,身体隐隐有些震动。
他想:“我现在功力,已比以前进步多了,否则这肉体不被罡风震碎才怪!”
他此际不再利用“骊珠”的光力,竟仗着本身集聚的含蓄真力,离开石室,又向前行去。
哪知他刚离开石室之际,那石门又砰的一声关上,他心想:“好险!如果晚走一步,便离不开这石室了。”
其实宇宙间一切事情,真念早有安排,又岂是人所能想像得到的。
他突然想起了杏黄旗,忙怀中掏出,突然一片黄色光芒,辉照了十数丈远近。
宝光闪烁,石壁生辉!
他想:“记得太公望当年以此旗破万仙阵之时,共有五色室旗,除去杏黄旗而外,尚有西方的青莲宝色,这五种旗,以杏黄为主,因黄色是居中,属五黄正位,统领一切,故太公望能统领万率,以整疆域。”
他再细看这旗子,共有二尺余长,形成三角,那三黑色的大字!
“杏黄旗!”
是以一种奇异的黑珠酿成,隐隐发出一种含蓄的光影,令人神志奋发。长孙骥随手挥展了两下,黄色光芒大作,将一条长长的隧道,从头至尾,照得清清楚楚。
他心想:“此时不必再用“骊珠”之光。”
提起脚步,一直向前行去,只感到脚下如云若雾,并不须自己运用半点力气,已身如紫燕,向前急飞。他想不到在石室中睡了一觉,竟有如此奇-出现。
他想:“太公望!太公望!这个太公望敢情就是助武伐纣的姜太公,而不是另一个太公望,如此说来,那伐纣时所用的兵刃,可能都在其中,如果正道人士,人手一刃,何愁大乱不平,邪恶帮会不服。”
长孙骥想到这里,精神一振,手摇杏黄旗,向前急走,他有些得意忘形,险些一下撞在石壁之上。
此际空灵之中,有人冷冷一哼道:“外面谁在乱闯!”
长孙骥猛然一愕,心想:“这又是谁,怪哉,这五陵之内,究竟有多少人隐于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