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构成!”
秦素娥道:“哪两种东西?”
老者道:“一种是有形的物体,一种是无形的精神,本乎先天之来,有形的形体,本乎后天之养,这两种东西合而为一,发生作用,方始成为一个健全的生命体。”
“乌骨针”梁寿奇道:“为甚么一定要两种东西合成,才能成为一个生命体呢?”
老者道:“如果一个东西只有物体,没有先天配合的一点灵觉,就等于桌椅碗筷等用具,这些东西,你不去搬它,它是不会动的,反过来说,一个生命,只有先天灵觉而没有得后天的形质配合,就如山野荒墓,古屋钟楼间作怪的鬼魅,这种东西,你是无法见到,所以一个健全的生命必须配先天的无形灵,与后天的培养形体,方能算数。”
秦素娥与长孙骥若有所觉的“哦”了一声…
老者又道:“因此我们人的生命,在白天里,先后天配在一起,念兹在前,形神不离,故心念一动,形即随之,但在晚间,因后天形体疲累,需要休息,而先天之神,却趁机而游平四野,所经过境界,便成了梦境,因此白日的凝思与夜晚的梦游,皆是此神之所为,所以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这个道理。”
“申埠商隐”周桐听得一声豪笑道:“老丈这番话,说得中肯而透澈,真是与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不过这先天一点灵觉,又是甚么形聚呢?”
老者笑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这本无形象可言,原是先天一团和气,能缩放于无形之中,这种气释谓之真言妙有,在儒谓之太和之气,在道谓之先天一气,能得此气者,则可长生宇宙,与太虚同形,与万物同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脏,得此和气者,人祥和慈悲同于天,故吉人天相,失此和气者,人乖戾暴躁违天和,故常遭凶咎。”
长孙骥听得一阵默然,一时心思起伏。
他虽因得是老者之言,而洞悉天机,但又为人事牵累,而无法作隐逸之想。
老者似洞澈他的心思,微微一笑说:“为丈夫者,立身处事,以和为本,以静为基,事来则照,感到遂通,事去则冥,万化归一,虽万象纷纭,需一理满贯,尽其人力,以待天命,我们后会有期。”
老者语声一了,已向舱外逸去。
长孙骥猛然一声惊叫道:“请老丈留下名来。”
身形随之追出,但见风雨飘摇,哪有来人踪迹?他不禁一声长叹…
周桐与梁寿、秦素娥三人皆已出来,说:“走了么?”
长孙骥喃喃的道:“他的身形好快,就像闪光一样,再等我出来时,已经没有啦!”
讲着四人又返身入舱。
“申埠商隐”叹道:“这一趟海外之行,使我们感到自己太渺小了“花鸟岛”遇着的黄衣老叟,罗刹岛的黑-老怪冉追云师徒,以及适才的那老者,这三人当中最奇的莫过于这老者,你看他谈吐之间,神光飘逸,神态潇洒,神气沛然,神情焕发,就这四个神字,已非常人所能做到!何况他那一篇至情至理的谈话,真是发人深省。”
“乌骨针”梁寿道:“我虽未读诗书,但听来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