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巢湖之畔(5/7)

神案上燃着一支烛,昏茫的烛光不时摇晃着,地上酒菜俱全,只听面南而坐的那人说道:“瓢把子近来可真是时走墨运,玲姑娘走了,五陵墓隧又没探出端倪来…”

面东而坐的那个碧黄-中年似是怕极地道:“黄三,两口黄汤,你就没遮拦地乱说,当心瓢把子晓得,瓢儿可就搬了家啦!”

首先说话的似是不服地道:“不是我黄三酒后多话,近来蓼心洲连三接四地闹事,迟早要散伙。”

背向门外的那个接道:“瓢把子命我们留意生人,好了,巢湖一日之间就来了好几十拨,听说七星帮今夜亥时定然到达,我看,蓼心洲迟早保不住,乾脆,咱们撒手,各走一方,免得到头来,连命也保不住。”

长孙骥闻言,忖道:““笑面罗刹”今夜会到,留在此地无用,这几个跳梁小丑为难他们作甚?”

他心悬孔二先生等数人安危,又展开轻功,一缕青烟似的又回到湖边。

此时,月正中天,场中已分成数拨拚斗。

“仙-姥姥”与“六指仙姥”一棍一-,功力相等,同是兵刃,要想分出胜负总得在千招之外。

春桃四婢围住两白发老者,如蝴蝶穿花般,满场飞舞,以轻功补内力之不足,亦斗得有声有色。

秦素娥一支长剑缠住两劲装大汉,略-上风,但想一时取胜,亦乃难事。

最轻松的莫过孔二先生,以一敌二,在两老者之间,如行云,似流水,在那混元一气功的劲风下,穿梭而行。

明明见那凌厉的掌风已近身旁,只见他身法一变,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间脱出掌风之外。

那两个白发老者亦是武林一流高手,尤其华山镇山绝学:“混元一气功”已有七成火候。

江湖一般高手莫说以二搏一,就是一比一,也难得在他们手下走过十招。

可是今夜所遇的竟是孔二先生,使得他们劳而无功。

原来,孔二先生足下所踩乃武林无二的“流云步”不论对方身法多快,攻势如何凌厉,均别想动他一根汗毛。

尚幸孔二先生本着儒家忠恕之道,除万恶之徒,从不痛下辣手,所以,那两个白发老者得保不败。

蓦闻兵刃相碰之声,长孙骥不禁定睛瞧去。

只见“仙-姥姥”手中净重四十八斤,精钢铸成的-杖,正与“六指仙姥”四十斤重的风磨铜棍硬打硬碰,较上了内力。

这两般重兵刃碰得响声震耳,火花直冒,每一招过后,均各自调息重拚。

“无影女”此时亦打得火起,身法一变,展开绝顶轻功,只见她宛如一缕白烟般围着那两个劲装大汉直转。

那两劲装大汉武功不弱,在武林也算得一流高手,但他们走的阳刚之路,硬碰硬打,功力火候均不亚于秦素娥,但轻功,灵巧一道可就差得远了。

不到一盏茶,两劲装大汉已目眩眼花。

但见四周均是秦素娥,不知哪个才是道人?逼得他们漫无目标地一个劲挥起巨灵掌,一个舞动金背大刀护住全身。

突地一声娇呼…

长孙骥转面一瞧,就只这短短之间,秋菊、冬梅均连连遇险,尚幸春桃、夏莲及时飞出两支神箭,缓了一缓。

原来,春桃等四婢,均因年幼力气有限,时间一久,内力不继,轻功不免迟缓。

那两白发老者功力何等高强,就只这一缓之机,已被抢得先机,一连两记“混元一气功”把秋菊、冬梅二婢逼得娇喘连连,惊呼出声。

就在此时,突闻一声:“住手!”

场中现出八条身影,为首的竟是一中年妇人。

长孙骥定睛一瞧,竟是“笑面罗刹”阎凤娇,左为匡秀华,右为阎小凤,身后两老者竟是姜虚、余仁,三少年是陈宽仁、白云飞及小和尚。

场中诸人,各自虚攻一招,退后数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