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测均属无稽,一来华修翰若为其徒害死,冯翊必不致销声遁迹,再则华修翰另迁他处,这么多年来为何不现身江湖,倘谓华修翰自恨无识人之明,亲手除却逆徒,灰心之馀,从此绝意江湖,不问世事亦无可能,因冯翊叛迹未显,决不能以莫须有之罪加之于冯翊。”
龙腾霄哈哈大笑道:“问题症结就在此处了。”继而面色一正接道:“就在华修翰师徒相继失踪后两年,武林高僧,华修翰方外至友大方禅师突接一封怪函,函中嘱大方禅师参解联语疑义,找出一卷武林绝学藏处,毋使湮没将其发扬光大,言词恳挚,密密麻麻,写了十数张信纸。
但字迹陌生,又无下款,大方禅师世外高人,久已不问世事,只觉来信未免可疑,百思莫解。
大方禅师端祥此函良久,突然脑际灵光一闪,忖思如非自己至交挚友,岂能冒昧来函,发现函中十数字内有一极为熟稔笔迹,取出华修翰昔年来函,对证之下果为华修翰书,迅所摘录之下将其隐句重新组合,谓其劣徒冯翊已入魔道,他日为害甚烈,如不及早除之,后患无穷紫柏山中藏有前辈奇人武功秘录,须参解联语奥义,找出藏处,觅一根骨人品奇佳之人,传授克制冯翊…”
南宫鹏飞道:“如此说来,那华修翰并未死,仅系受制于冯翊之手。”
龙霄腾哈哈大笑道:“是极,英雄所见略同。”
南宫鹏飞玉面一红,道:“在下斗胆妄言,焉敢担当英雄之称。”
韦云淞微微一笑道:“公子无须自谦,我等向公子言说此段武林秘幸来龙去脉实有深意在内。”说著一顿又道:“其后大方禅师赶往紫柏山,大方禅师亦失去踪迹。”
南宫鹏飞惊诧道:“这是何原故?难道大方禅师也丧命在冯翊手下么?”
崔景云道:“现在言及本题了,紫柏山龙驹寨主无相天君余旭威震中州,势力浩大,却不容江湖中人探觑紫柏山,轻则刖去一足一腿,重则处死,但明言拜山,则恭敬备至,迎上送下礼数无亏,却又从不为恶,轻财仗义…”
韦云淞咳了一声,道:“话说长了,恐南宫公子厌烦,再说公子已然明白,只有恳求南宫公子相助…”
南宫鹏飞慌得倏地立起,道:“在下不擅武功何能相助?”
崔景云笑道:“老汉相人多矣,从未见过南宫公子如此根骨秉赋,而且他日必迭获奇缘,成就当冠绝天下。”
忽闻门外传来娇笑道:“真的么?我到要向南宫公子预为祝贺了。”话声中崔湘蓉已疾闪而入,笑靥如花,提著一只食盒,端出热香四溢菜肴。
此刻的崔湘蓉与方才所见判若两人,云鬓斜髻,眉如远山,星眸剪水,芙蓉如面玉为神,娇艳如花。
南宫鹏飞不禁心神怦然微震,端坐面色凝肃。
韦云淞忽取出窃得罗浩处革囊,道:“囊中之物我等无用,悉举以相赠南宫公子,但此非其时,除‘大还丹’送赠南宫公子服下,其馀四物崔兄暂代保存。”
南宫鹏飞藉隶江南,书香门弟,世代为宦,南宫鹏飞襁褓时随父游宦并京,遂在京师落藉,其父后厌恶当时政风窳败,暮夜苞宜,贿赂公行,遂弃官从商,又在郊外治田百亩,南宫鹏飞幼时聪颖好学,闻一知十,明敏果断,癖爱山水烟霞之胜,从师摹临丹青,自知须艺事更精,非遍历名山大川,得其父首允,携仆作万里之游,不意今日因缘际会逢此奇遇,但雅不欲愿,心下大感为难。
崔景云察颜辩色,呵呵笑道:“老汉风鉴之术百不爽一,须知数由命定,公子他日必是武林一代人杰,老汉言说不准,自剜双目以谢公子。”
宴席已摆下,崔湘蓉盈盈含笑在各人面前满满斟了一碗酒,连声催用。
龙腾霄大笑道:“龙某久闻崔兄神相之术,只以天南地北,缘悭一面,今日幸会,到要试试,崔兄请相告南宫公子家世,我等洗耳恭听。”
南宫鹏飞心中一动,暗道:“这到是好主意。”
崔景云举杯相敬后,咳了一声,目光注视在南宫鹏飞面上片刻,才笑道:“公子本世代书香,官宦之后,南人北藉,父母双全,姐弟三人,公子排行最幼,令尊官运不重,必弃官从商,饶有家财,老汉言短意简,不知说得是也不是。”
南宫鹏飞闻言大为惊异,道:“老丈说得一点不错。”
韦云淞道:“不知公子可有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