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名不虚传,这一份镇定,小人已佩服到五体投地。“翁天义这倒是由衷之言。”彼此彼此--“盛北则从容将盒子打开,目光一落,不觉一怔,盒子内放的,都是一封封的书信,翁天义即时道:”魏初接了皇帝回府,曾经去信各侯,邀请各侯前去商讨如何举兵勤王。“”本侯也曾被邀请,却是个陷阱…“”魏初虽然心胸狭窄,但在这非常时期,又岂会做出这种事情,伏击侯爷的,其实是我的人。“盛北川一怔,淡然道:”是么?“翁天义接过:”除了侯爷之外,各侯却都没有动身,只是信复,模棱两可。“盛北川抖开了一封,看看道:”他们都是聪明人。“接又抖开了另一封。”魏初也是的。“翁天义笑笑:”他所以改变初衷。
也是因为看出大势已去,独力难支。“说话间,盛北川已看了三封信,面色越来越难看,翁天义没有再说话,一直等到盛北川将一个盒子的信看完,才道:”还有的在另一个盒子内,侯爷无妨细看清楚。“”不用了。“盛北川摇头,面色更难看。”各爷又反应如此冷淡,难怪魏初寒心,侯爷又不与他合作,他当然只有走最后一条路了。“盛北川淡然一声:”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无疑也是一个聪明人,只是运气不好,又遇上本侯这个既愚且鲁的对手。“”侯爷的运气,比他好多了。“”公公这是什么意思?“盛北川反问。”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际,侯爷深得人心,一呼百诺,皇上又怎会不加以重用?“盛北川看着翁天义,没有作声,翁天义接道:”哪一个做皇帝,其实还不是一样?“”本来是一样,只是本侯的情形不同。“”侯爷是顾虑那些曾经为这件事出过力的人?“翁天义仿佛看到盛北川心里。”公公有所不知。“盛北川叹了一口气。”小人只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等不到那些好日子的人,是时运不济。“盛北川沉吟起来,翁天义接道:”侯爷无妨考虑清楚再作答复。“”本侯就是不明白,大敌已去,何必多此一举。“”侯爷你足智多谋,想必已作好了安排,这附近到底仍是侯爷的势力范围,能够避免与侯爷正面冲突,小人都希望尽量避免。“盛北川笑道:”这若是理由,也只是理由之一。“”皇上一直都希望有个说得话的人,能替他安抚南方各侯,以求能达到兵不血刃,一统天下的目的,此人亦自非侯爷莫属。“”没有了?“翁天义微微一笑:”若说还有,那就是为了小人的利益设想。“盛北川轻”哦“一声,翁天义接道:”这件事已花了不少时候,再下去难免落一个办事不力之罪,而且夜长梦多,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京城方面,小人也甚不放心,为了将来的富贵荣华,不能不走这一次,以祈能够早一些解决。“”本侯也相信,若是没有大好处,公公也不会冒这个险。“”富贵险中求,原就是一句老话。“翁天义又笑笑:”老话通常都是有些道理的。“盛北川又沉默了下去,翁天义追问:”侯爷需要多少天考虑?“”公公又能等多少天?“”多少天本来都没有太大问题,当然是越快越好,小人也不以为侯爷这么果断的人需要考虑太久。“”明天同样时候,劳烦公公再走一趟。“”
爽快-一“翁天义抚着掌:”侯爷果然爽快。“盛北川转过身子,大呼:”送客--“接着的一天,过得非常平静,最低限度,表面上看来就是这样。
在翁天义到来之前,盛北川从正午一直就在大堂内,一再将那两个盒子的书信细看了几遍,看样子,仍然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联手的对象,到他将两个盒子都关上的时候,却已完全绝望。
若是他一定要与燕王对抗,一定是一个完全孤立的局面,也许不等燕王大军南下,那些王侯便已联合向他进攻,将他抓起来,送到燕王的面前邀功。
这一战,绝无疑问有如以卵击石,只有疯子才认为仍有希望。
盛北川一向都很清醒,现在他唯一考虑的只是他是否真的有一颗丹心,满腔碧血,真的已准备不顾一切,与皇帝共存亡,与燕王决一死战。
翁天义依时到来,与盛北川闭户长谈,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谈些什么,门开的时候,翁天义也是像昨天一样,从容离开。
长夜终于消逝,日渐高,耀目的阳光洒落在孙凤翔面上,使他的眼盖不由一阵颤动,终于睁开,他仍然怀抱着酒罐,昨夜他就是喝光了这罐酒,终于醉倒,到现在醒来,才知道自己已醉倒在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