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线索,一是利用哈布尔姑娘,北上蓝鹃旗找那八个汉人,看看是不是咱们要找的人物,一是西到乌蓝芒奈山,那儿是到西番亡命的汉人收容所,人多势众,方足以在西番自保并生存,沈襄那群人也许到那儿请求庇护。听哈布尔所说,并不能证明秋初经过此地的那六个亡命,是咱们要找的人。因此,向北或是向西,请灵老决定。”
古灵低头思量许久,苦笑道:“不谋其事,不知其难,在未出国门之前,我还以为在西番追踪几个汉人,该无多大困难。想不到这一带食宿不易,人地生疏,而且也有汉人在此盘据,咱们所遇上的人皆敌视咱们,看来,这不啻是大海里捞针,并非易事。不管怎样,咱们万不能轻易放弃线索,何处较近?”
“蓝鹃旗北距八十里,有马的话半日可到。乌蓝芒奈山就在咱们来的方向,不足四十里。”
“乌蓝芒奈山。”古灵断然地说。
“明天双方的人都会到来,咱们…”
“咱们袖手旁观,乘机看看是否有咱们要找的人。”
“好,就这么办。”
柴哲不再多说,转向主人客套,询问此地的风土人请,并刺探有关乌蓝芒奈山的人物和形势。
这顿番人的盛筵,在宾主并不尽欢的情势下结束。就寝时,番目梭宗达什总算不敢多事,并未在众人的身畔放置流于形式的木棍,众人围绕着高灶,-一就帐。
帐中有高灶,灶下不分昼夜有木柴在燃烧,帐中倒也温暖。番人不用棉被,睡时把皮祆向上一拉,本来就长一两尺的皮袄,掩住了脑袋,连衣带也用不着解,往下一躺,便酣然入睡。
帐中不设灯火,只有灶口的暗红色光芒透出,视线模糊。帐外风雪交加,帐内鼾声渐起。
柴哲与古灵睡在外侧,中间是杜珍娘与哈布尔姑娘。哈布尔的左方是柴哲,两人并头同睡。
柴哲已被帐中的腥臭味,和番人身上的膻具熏得头晕脑帐,不敢将皮袄拉起蒙头睡。他身侧的哈布尔姑娘最后躺下,未躺下之前,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放在枕畔,布包内是一个木碗,包巾也就是她的面巾。然后手按着怀内的菩萨;哺哺不绝虔诚地诵经良久,方躺下就寝。
约莫三更初。一个黑影从里面向前爬。
杜珍娘难以入寐,她发觉来人是番女梭宗藏布,不由火起,将预先藏好的一枚小骨头向梭宗藏布射去。相距不足八尺,梭宗藏布突然趴伏在地。
哈布尔似乎已经睡熟,这时突然呼吸一阵紧。
柴哲不做声,丝纹不动。他发觉杜珍娘并未制梭宗藏布的麻穴,也就不加干涉。
可是、他并未发觉哈布尔姑娘并未睡熟,更不知哈布尔被杜珍娘的神奇打穴术吓了一跳。
不久,他听到轻微的爬行声。为了谨慎起见,他暂时不动声色,暗中运功戒备,准备应变。
光线太暗,番人的穿着大同小异,人已爬近,但难以分辨这人是谁。
“也许这人要出外如厕哩!”他想。
黑影到了密闭的帐门旁,悄悄拉开了帐门。
这瞬间,他扭头看去,心中一跳,暗叫道:“是他!”
他不假思索,挺身而起。
身侧不及三尺的哈布尔姑娘,突然奋身一滚,抱住了他,居然力道奇猛,出其不意将他掀倒。
他猛地滚转,将哈布尔翻倒按在下面。
哈布尔不肯放手,反而伸脚猛勾。
他不能不重手,急切间抽不出手来,猛地一叹气,双手一崩,崩开了哈布尔的双手“噗”一声手起掌落,劈在哈布尔的左肩上,解除了束缚,一跃而起。
帐中一阵乱,古灵和杜珍娘皆挺身站起。
“梭家僧格逃掉了。追!”他叫,冲向帐门。
三人冲出帐门,风雪茫茫,雪光朦胧,外面哪有梭宗僧格的人影?
柴哲循足迹急走,足迹进入不远处的一座帐篷。
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向里便闻。
帐中正在乱,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马嘶。
柴哲向外抢,一面叫:“找坐骑,快追!”
门外站着一群人,其中掩住左肩的哈布尔姑娘说:
“追不上了。他的坐骑早已备就,等你们备好坐骑,他已远出里外去了,雪花可将蹄印掩没,你们人地生疏,不必白费劲了。”
柴哲向她迫近,厉声道:“他走了,你可走不掉。”
“我要是想走,早就走了。”哈布尔笑着说。
“你叫他走的?”
“不错,梭宗僧格是主张与本棋和平共存的人。”
“你叫他去做什么?”
“禀告我的消息,于你们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