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回听涛山庄之变(7/7)

交,只好待回再问。

等了好一回工夫,秃顶老头才端着一碗鸡丝面送上。

阮天华问道:“老丈,方才你说的…”

秃顶老头投待他说完,目光迅速左右打量了一眼,低声道:“公子爷去了就会知道。”

阮天华看他生似被人听到,心想:这一定是四师叔交代他的了,否则用不着这么神秘。当下点点头,就拿起竹筷,自顾自吃起面来。

这种路边摊有一个特色,就是食客们吃完就走,阮天华吃完面,从身边摸出十文制钱.放到桌上,刚站起身,那秃顶老头巴结的赶了过来,陪笑道:“公子爷,太多了,鸡丝面一碗只要六文钱就够了。”

阮天华道:“多的就算小帐吧!”

“谢谢、谢谢。”

秃顶老头哈着腰,陪笑道:“公子爷,大槐村很好找,从三山庙过去,不过三里来路,那里只有一家农户。”

阮天华道:“多谢老丈。”

走出松棚,解开栓着的缰绳,就跨上马鞍,朝西驰去。

平整的石板路,五六里路,不过盏茶工夫,就到了三山庙,再往西,已是乡间的泥巴小路,也不见村落。

骑了一二里路,远远看去,一座小山脚下,果然有一棵参天大树,敢情就是大槐树了,高大树不远,有一座孤零零的茅屋。

阮天华一夹马腹,朝着小山骑去。

小山渐渐近了.大槐树也渐渐大了,那是一棵高达十数丈,数人才能合抱的大树。

阮天华还没驰近茅屋,短垣的竹篱笆门已经开了,迎出一个头挽双譬的红衣少女,笑吟吟跑上来,拢住了马头,娇笑道:“公子来了,快请里面坐。”

阮天华看她不过十六七岁,一张白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双灵活的眼睛,眉弯嘴小,笑靥如花,好像对自己极熟,不觉问道:“姑娘…”

红衣少女咭笑道:“公子不认识小婢,小婢却认识公子呢!”

阮天华跨上马背,红衣少女道:“公子请到里面坐,这马交给小婢好了。”

她既然这么说了,阮天华只得把缰绳递了过去。

红衣少女牵着马匹俏生生绕着篱笆往屋后走去。

阮天华听红衣少女说,要自己先进去,而且听她口气,她只是一个使女。当下也就举步走入。

竹篱笆内是一片小小的花圃,中间是一条铺着卵石的小径,迎面就是茅屋了,大门敞开着,雨扇半截摇门.也朝外敞开着。

阮天华跨进堂屋,屋中寂无一人。堂屋中间放着一张板桌,两把木椅,边上还有一条长板凳,陈设很简单。

阮天华因那红衣少女是拴马去的,马上可以回来,也就没有作声,在椅上坐下。

过了一回,还没见红衣少女回来,心中感到奇怪,她去。拴—匹马,何用这许多时间?又过了一回,依然没见红衣少女进来,他忍不住站起身,走近门口眺望。

就在此时,只听身后响起一个娇脆的声音说道:“公子怎么不请坐呢?”

阮天华急忙回过身去,只见红衣少女已从屋后走出,手中托着一个银盘,盘中放一盏茗碗,她把茗碗放到桌上,含笑道:“公子请用茶。”

阮天华道:“姑娘怎么从里面出来?在下还当姑娘没有回来呢!”

红衣少女抿抿嘴笑道:“公子耽心小婢牵着牲口去卖了?”

阮天华觉得她很俏皮,朝她笑了笑,又回到椅子坐下,一面问道:“姑娘,这里是…”

红衣少女道:“这里只有大娘和小婢两个人。”

阮天华问道:“大娘是谁?”

红衣少女轻咦道:“公子连大娘也没见过?”

阮天华觉得自己可能弄错了,这就站起身道:“姑娘,对不起,可能是在下找错地方了。”

红衣少女道:“公子没有找错,这里只有我们一家人家,公子只管请坐。”

阮天华道:“这也许是误会,在下是找四师叔来的。”

“没错。”红衣少女着急道:“四爷待回就会赶来的。”

阮天华听她这么说,只好又回身坐下,问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红衣少女抿抿嘴道:“公子瞧不出来?”

阮天华笑道:“姑娘脸上又没写名字,在下怎么瞧得出来?”

“名字写在脸上,那就丑死啦!”

红衣少女笑着瞧瞧自己衣衫,才道:“小婢的名字,就在衣衫上咯!”

阮天华哦了一声道:“你叫红姑娘。”

红衣少女道:“那有名字叫红姑娘的?不过公子只说对了一半,小婢叫做小红。”

她望阮天华又道:“小婢听四爷说,今晚有很多人要和公子见面呢!”

“有很多人要和我见面?”

阮天华奇道:“我怎么会设听四师叔说过呢?”

小红道:“这是极端神密之事,四爷事前自然不肯告诉公子了,因为一旦泄露风声,公子很可能路上会遇上危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