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章这样一来(2/2)

后金的作战传统就是家族制度,而且比同时的日本大名家族制度更加的家族化,和同时的日本大名的家族制度相比,后金的家族制度更加的家族集权化,从来不用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不是父就是兄弟叔侄然后上下几代人一起掌握权力和领兵战,这是后金兵打仗敢死战和勇猛的最重要的原因。

“休息一夜,二十日清晨,兵分两路攻打北京城。”皇太极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兵将们大喊。***广渠门之战。十一月,二十日。广渠门外,清晨。

因为北京城内的兵力匮乏,知后金军攻打德胜门和广渠门之后,一定会调重兵前来支援防御,这个时候其他城门的兵力已经被调离开。

皇太极最后命令,如果左右八旗兵顺利的歼灭满贵、候世禄所和袁崇焕所,再看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攻打德胜门和广渠门,或者改以快速攻打北京城还来不及调兵遣将的其他城门。

莽古尔泰得知皇太极让自己统帅八旗兵左翼四旗,知皇太极还是很倚重自己的,内心大快,第一个支持这个作战方针。

“朕,决定了。”皇太极的目光渐渐的定了起来,用手轻拍桌。于是皇太极于十九日晚上的军事会议上,下达作战命令,后金军兵分二路攻打北京城。

而攻打这些城门是最容易的时候。后金军又有速度上的优势,可以让城内的明军疲于奔命,前后左右都难顾及。

但是要在城外明军赶来支援的情况下率先攻破城门。皇太极在这两条作战方针上思考良久,久久不能下决定,因为这是关系到后金的民族存亡的重大事情,如果打得不好,后金起倾国之力而的这十万余兵就会折戟北京城下了。

袁崇焕于营帐里,坐在案前用笔在小纸条上写着信,这封信是寄给驻守蓟州的大将何可纲的,这封信将由飞鸽传书飞去蓟州城。

皇太极现在要面对作战方针的抉择,要么是直接兵分二路攻满贵和候世禄和袁崇焕所,在城外歼灭明军的主力之后,再攻北京城门。要么是避开满贵和候世禄和袁崇焕所,而攻北京城的其他城门。

皇太极再命令,大贝勒莽古尔泰率领贝勒阿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等将统领左翼四旗,及白甲护军和左翼蒙古兵二千,共五万余兵力攻北京城东广渠门外驻守的袁崇焕所,目的是歼灭袁崇焕所

皇太极自己亲率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统领满洲右翼四旗,以及右翼二千蒙古兵一共五万余兵力,攻打驻守在北京城北德胜门的满贵和候世禄所,目的是歼灭城外的满贵和候世禄所

袁崇焕已经从探那里得知,后金兵今天就要发动对北京城的攻势了,这样一来,后金对蓟州的威胁就大大的降低,因为后金几乎把全的兵都拉到了北京城外。

袁崇焕决定把何可纲所的辽东兵,从蓟州城调一万余兵力快速赶来北京保卫崇祯帝和大明朝。神凝重的袁崇焕,写完这封意义重大的信以后,把笔慢慢的放到了笔架上。

皇太极认为,兵分二路的好是,分开明军城外和城内的军队,使之明军的兵力更加的分散薄弱,同时还要面对几倍的后金军,就和后金与农民军南北半腰夹攻明朝一样的作战策略。

因为都是父和兄弟叔侄等亲属关系,自己要是不力打仗就会被家族笑话,更会被近亲婚姻团里的家族女成员拿来当笑柄,以后在家族统治的后金国里就抬不起更找不到门当对的贵族偶了。

心里在思考着关乎民族存亡的大事。营帐外刮着寒冷的大风,后金军长途跋涉远而来,不就是为了趁明朝消灭农民军之前而奋力一搏吗?

如果农民军被消灭,后金的版图和人加上资源的匮乏,是难以和明朝这个大象匹敌的,不是被打败还是被慢慢消耗,后金注定是要被灭族的。

皇太极坐在营帐中,久久注视着桌面那烛台上摇曳的烛光,瞳孔随着烛光而不时左右划动着。

就算不能快速攻破北京城门而被明军的援军赶来的话,也不至于被一起包围而又可以互相支援,最后再顺利撤退战场。后金的探已经探明,满贵和候世禄两驻守在城北的德胜门外,袁崇焕所驻守在城东的广渠门外,而城内四面都有明军防御。

如果集合全兵力攻击北京城一个,那样就会面对明军所有兵力的防御对抗,如果不能快速攻破城门,要是明军的援军从南北方向夹攻过来的话,后金军将于被包围的不利局面之中。

于是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贝勒阿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等将都表达了支持和服从命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