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章一千五弓箭队(2/2)

然后立刻下达命令:派遣尤岱率领的三千骑兵与刘国率领的二千兵会合,又调三千密云兵去驻守东直门,再调五千保定兵去驻守广宁门。知后金主力的动向以后,孙承宗果断的又派人去收复兰、三屯二城。

而皇太极得知了袁崇焕不尾随而来去救通州,而中自己的伏兵。皇太极知时不我待,于是也立刻改变战法,也绕通州直接去攻打北京城。

孙承宗和袁崇焕的援军几乎于十六日同时回援北京,孙承宗所从通州发,日夜兼程。袁崇焕所从河西务发,日夜兼驰,而后金大军至少提前了他们四日,已经向北京军了。

北京城的东北方向行来两支军队,却不是后金的兵,而是驻守顺义的大同总兵满桂,还有驻守三河的宣府总兵侯世禄二营队。还是十一月初的时候,大同总兵满桂率领了五千骑兵京守卫大明,驻扎在顺义。

两人一边行军事防御,设置了三重防栏,五百铁炮队,一千五弓箭队,其余步军严阵以待,五千骑兵时刻待机冲杀,誓要保卫大明。满桂和侯世禄正焦虑不已,因为害怕崇祯帝降罪他们丢了顺义和三河。

而袁崇焕得到后金兵已经潜行绕蓟州四天以后,立即领九千辽东骑兵驰援北京。先是绕通州东南的河西务,以避免直接西去通州中了皇太极的埋伏。

袁崇焕在河西务探知到,后金兵没有攻打通州,于是信皇太极必定改西北攻打北京城去了,因为自己所在通州东南方向,皇太极只有绕过二者之间的通州,绕西北方向避开通州城,再南下攻打北京。

于是袁崇焕选择只带九千骑兵先行支援北京城,因为这样速度最快,也许会赶在皇太极到达北京之前赶到北京城下,然后再命令和调各地步军,随后计划增援北京城,保卫皇上,保卫大明,同时。

要他们上去城上巡防,以防不测。

而在通州守备的孙承宗,在得知后金兵绕西北方向,又和袁崇焕保持沟通联系以后,先立即上疏朝廷。

崇祯帝并且命令,在京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带着自己的家丁们一起到北京城墙上巡逻和守卫,同时,还让太监们也都上城墙去守城,誓死保卫大明。***十一月十八日。北京城。

皇太极和袁崇焕都不想自己在通州与对方决战,皇太极是不想自己的时间被拖住在通州,那样得不偿失。

由于皇太极的军队要攻城,还携带了必须的攻城装备,辎重一大,行军的速度就会减慢,而袁崇焕只带了九千辽东骑兵,属于基本无辎重的状态,于是可以极速行军。

于是北京城以东方向有三支队向自己靠来,正东方面是通州回援的孙承宗万余兵力所,东南方面是袁崇焕回援的九千骑兵所,而从东北方面而来的是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十万余大军。

而两位总兵的兵加在一起也是一万余人,在顺义和三河是不住皇太极的十万余后金兵攻杀的,那样只会白白的断送了明军的命。

皇太极见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撤兵败退北京,于是在顺义和三河洗劫一空,老少不留。

但是在去往通州的半路上,行踪已经显,害怕自己夹在通州和蓟州之间,先设下伏兵,皇太极决定再次绕通州,取通州西北的顺义和三河绕过通州,直攻北京。

同时宣府总兵侯世禄也率领五千兵驻守在三河,以拱卫北京,保卫大明皇帝崇祯帝。皇太极率领的十万余后金兵,绕通州借顺义而来,由于后金兵的实力过

因为后金兵已经潜行四天,很可能会立刻兵临城下,发生攻城战事。***皇太极攻下遵化等地以后,却没有料到袁崇焕回援及时,已经赶在自己的前面驻防蓟州了,于是潜行绕蓟州去攻打通州,想要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攻破通州。

皇太极知大战在即,于是大开杀戒,那些还来不及和走不动的老百姓,于是遭遇横祸惨死遍地。北京,德胜门外。满桂和侯世禄两位总兵,率领着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军共一万兵力,在德胜门外驻扎下来。

紫禁城里的崇祯帝也在宣召天下明军勤王和就近调兵遣将,最先赶来的除了袁崇焕以外,还有昌平总兵尤世威驻密云,大同总兵满桂驻顺义,宣府总兵侯世禄驻三河。

袁崇焕是不想在通州和后金兵野战,这样自己会于弱势地位,袁崇焕想要与在辽东一样,凭借城防守与后金兵决战。袁崇焕知皇太极已经先行一步去往北京城了。

为了保存实力,先上疏朝廷和驱散百姓,大同总兵满桂与宣府总兵侯世禄决定把自己为数不多的兵撤回到北京城下,依托北京城防保卫北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