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决定分家(4/6)

老汉夫妇俩听得津津有味,有时频频点头称是,特别当光军讲一些农村的某农民致富的消息,叶老汉夫妇俩听得总是那么认真,激动,转而抽烟思索,也想通过某种方法能象这些人一样能够短期内成为爆发户,富起来。叶老汉有时候会为此与光军和老伴商量是否能够找出一个路子来,虽然叶老汉提出一些方法,如养甲鱼,养黄鳝,养猪,但都因为这些都需要为数相当的成本,最后只是在一片自怨和叹息中摇头,溃退。

有天晚上,光军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叶老汉和妻子背靠在床头,互相商谈着,突然,光军的母亲提出了一种致富的办法,提出能否将家里种的小麦做成小麦片买赚钱,它不同于麦粉,把它炒熟,然后磨碎粉,再用小塑料袋好好地包装起来,外表好看一点,里面可以加点糖制成甜的,这样可以用来用开水冲喝,也可以用来干吃,也能在早晚吃稀饭的时候用来放在碗里搅拌着吃,很香的。叶老汉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点子,后来喊光军一道商量这是否能够行得通,叶老汉夫妻俩认为,麦片的原料小麦肯定是没问题,家里不够就在地方收购,价钱略微比地方收购的价格高一点,村里人会把小麦卖给他们的,对此表示非常有信心。光军也比较认同这个办法,就在具体如何操作的方面的时候,牵涉了包装,如何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生产只光靠用人工在大铁锅里炒这不行的,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器卖,怎么包装个个没底,销售方面怎么销售,没路子,在农村卖,不一定会买,在城市人家每天吃的是牛奶,会不会喝这个东西是个总是还有价格定多少,只靠五六个人能否操作得起来,如果多雇用几个人来工作,工资该给人家多少钱,这些种种困难和问题,将这个家庭的一线希望的光线给遮挡了。但叶老汉夫妻俩为此并不后悔,认为还是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种地,啃土皮,能收多少是多少,把地啃熟,还可能多收一点,搞这些想法,会有很大和不少的风险,这个家庭现在再也经不起风狼的袭击了,哪怕就一个芝麻粒大的风险,在叶老汉心里,也是可怕的龙卷风,会把他和老伴击跨,他们知道自己肩上还有担子,光军还没有成家,小莉需要找婆家,至于小莉找婆家,他们并不着急,急的是光军,因为他已经年龄不小了,村里象他这么大的年轻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帮光军选择什么样的姑娘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光军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找一个不能再象光友的老婆那样没有教养,要有教养的,通情达理的姑娘,要人品好的。叶老汉的妻子经常找叶老汉商量,老王家有那个大女儿不错,很会做事的,听她门口的左右邻右壁的人说,她人不错啊。叶老汉点头称是。叶老汉的老伴又说龙翔大队的陈二家的那个二女儿也不错,很好的,人貌面长得也好看,你记不记得上一回我们俩板车拉肥料,经过她家门口的时候,她家门口前有一个大坡,我们两个人都没有力气拉了,她放下手里正要下坡去洗的米和菜,帮我们把板车推上来了,老头子,你还记得吧。叶老汉的老伴还一下子提了好几个人家的姑娘,叶老汉都频频点头称不错,但并没表示实际的行动,因为他心里明白,现在向人家提一个亲,那个彩礼是很贵的,是送不起的,都是成千上万的,你要是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钱,这门亲准是定不下来的,反而被人家看不起。人家会嘲笑说,没钱也来提亲,真是笑话,一旦传出去,村里的人都会另眼看的,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和他在一起,生怕他占光。每当叶老汉的妻子和叶老汉商谈到光军的婚事的时候,他们总是很严肃,同时详细盘算着想到的每家姑娘家估计需要多少彩礼这这个盘算是结合姑娘家的身世,家庭状况,估计比较昂贵的就一一排除删除,后来老夫妻俩取得一致的结论,看样子只能为光军娶一个跟我们家一样穷的人家姑娘,认为穷人是知道穷人的苦,会能够体凉他们的,不会要很多昂贵的彩礼即使要彩礼也会通情达理,有钱人家的姑娘被隔除在外,不能考虑在内,打心里面想,他们认为根本娶不起这样的媳妇,即使能够娶回来一个有钱或有身世家的姑娘,回来进门后也是个骄生惯养的,不能碰撞和得罪的宫庭小姐或太太,相比可能比在儿媳妇桃花还要坏八倍,到时候,恐怕家庭日子没好过的,又不知道会把老夫妻俩赶到哪儿去了?叶老汉夫妇俩想,现在年轻人的思想怎么这么坏,是不是时间在往回倒流,他们经常相互底议论和与外人交流着,自从叶老汉与大儿媳妇桃花分家后引起了全村乃至整个乡的振动,也引起了某些家庭出现类似的分家情况,给全乡带了一个样板,把公婆赶走被正式列为分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不照这样,势必儿子媳妇就吵、闹、打,赖着不下地干活,做到饭来张口,钱来伸手,一顿饭也不帮忙煮,一桶水也不帮婆婆挑,衣服是自己洗自己的,什么也不顾。在村里,听闹分家已成了习以为常,不再是某个个别现象。

有一天,叶老汉到黑江的张宝新家去,想请张宝新第二天把家里的那头能干的水牛给他用一天,地围场里的一块地犁一下,由于天比较干,土很板实,用四齿铁杷翻不动,只好想到用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