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宋哲元的决心(2/2)

只是,现在因为多了欧云这只小蝴蝶的关系,宋哲元貌似正一步一步的向着“抗日名将”这个光荣的衔靠拢,29军将官在他的影响下,也有了重复长城抗战时的辉煌决心,那么,一二九运动还会如期发生吗?!

1935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个不寻常的年份,天灾人祸就没消停过——长江发大,和小日本签署了一系列的卖国协定。29军和宋哲元在这一年如同1933年长城抗战时一般,再次享有了很的知名度,一度左右了人们的视线。因为成立军政府,还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

在有苏联势力渗透其中,可以暂不考虑;河南现在是商震主政,商震其人抗日还是很决的,跟老蒋跟得一直很,不过与29军没什么矛盾,应该可以和平相;山西的阎锡山、山东的韩复渠虽然都是从西北军中去的,但是军阀思想严重,对老蒋的命令一向违。河南和山西因为地理原因,和日军直接接的机会不大,那么山东的韩复榘就是29军的机会了。只要29军能够决的守住翼察,那么日军很可能从山东登陆,到那个时候,29军是趁机境山东还是继续据守翼察,则可据形势判断…

“不不,军座,中国现在最主要的敌人是小日本,所有中国人都应该团结起来,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这些地方势力联合起来的话,应该可以使老蒋投鼠忌,不敢打破目前局面。”

宋哲元将欧云叫来南苑,本来是为了协调他和潘毓桂之间的关系,然而错的却引发了一场关于29军及国内外形势的大讨论。欧云借此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倾,对宋哲元完全敞开了心扉,充分扮演好了一个愣青的角。且不说宋哲元听没听去,但是至少有一是值得肯定的,老宋对他的信任上升到了崭新的度,并且基本上同意了他的许多建议。这样一来,欧云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一番了。

云不以为然,别人他不敢说,白崇禧和李宗仁抗日决心还是有的,就是二,也曾经派队。而陈济棠的粤系官兵,其中也不乏敢于抗战的志士,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

云的现对于29军和宋哲元都是变数,欧云经常不常理牌,这给宋哲元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是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如历史书上所描叙的那样将他推去了事,而是“勇敢”的承担起了上官该负的责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尽力的帮着欧了。而日本人的反应也有些反常,这也许是因为“猎云”计划的原因,或者是他们还尽想着拉拢宋哲元和29军,真的还没准备好全面侵华,总之,虽然明面上都发表了措辞严厉的抗议,甚至作威胁,但结果却是雷声大、雨小,没哪一次真正得起来过。

历史上29军河北以后,宋哲元因为于国民政府和日本人的夹中,遇到比较难理的场面时,一度总是借着不好的名义回山东老家度假、修祖坟,将烂摊由手下人收拾。这固然起到了一定效果,使日本人和国民政府的重拳落了空,同时也曝其个,害怕担责任和历史骂名的弱

宋哲元摇摇,他和陈济棠等人虽没打过,却知他们的为人。“九一八”之后,虽然不少人都慷慨激昂的发表了抗日声明,可是他们真正的目的不过是当好自己的土皇帝、甚至更一步而已。他说:“这些人指望不上的,他们的属地都不在小日本的染指范围以内,事不关已挂起,你别看他们个个号喊得震天响,不过是捞取名声罢了。”

本书首发。

“你的意思是联系他们共同反蒋?!”

表示理解,他说:“军座,我们其实还忘记了几势力,比如南天王陈济棠、桂系的白崇禧和李宗仁、云南的龙云、甘肃和新疆的二,我们和他们的境遇其实差不多,我想,大家应该有共同语言。”

之前,宋哲元对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愤青”的层面上,现在听了这么一段长篇大论,才知自己小看这个年轻人了。欧云的话对他动很大,作为29军的“一把手”,他需要考虑的东西比欧云要沉次得多,他一边反复咀嚼着这番话,一边认真的想了想,然后说:“欧,你分析得很有一些理,不过,有些方面不是你想象中这么简单的。日本人我是不怕的,来土掩、兵来将挡。你知我最担心的是什么吗?老蒋会不会趁机踩上一脚。”他经历过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对于老蒋的为人和惯用手段可谓知知底,抗日是必须的,可是如果自己这边打得破血的,结果却被老蒋趁机来上致命一脚,那29军数万将士的血算是白了。

这些设想是欧云穿越以来没事就在脑里盘旋着的,虽然说不上面面俱到,但是基本上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