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大章:麻烦的装备(3/4)

川军、滇军及其他各省地方军。就训练方面来说,各军训练方法极不一致。就装备来说,中队可说是全世界各种武器的陈列所,德、日、苏、意、英、美、法、捷克等一应俱全,国内的汉阳、金陵、巩县、沈阳、太原等兵工厂出品也各不同,故军队的配备,因军而异。我先不去论什么一个班装备几支步枪几挺机枪,也不去论这些枪的质量好坏,就后勤这个最简单的问题而言:“这样五花八门的武器其后勤供应怎么办”当时的状态是桂系主要装备的是英国装备,滇军是法式装备,中央军少部分德式装备,东北军是日式装备,西北军的大刀片为主,川军更是自己都没有个统一的装备。就是我们吹得最多的中正式也存在7。92和7。7两种口径,(两广部队用英国的步枪是7。7的口径),东北部队的步枪口径是6。5,而捷克ZB式轻机枪也是两种口径共存(7。92和7。7,英式的是7。7)这就出现了,你的部队子弹打光了,我在你的边上可是我的你用不了的现象。

到底给如何装备部队费了韩云华很大的一番思量,假如将这些武器只挑性能好的而不管口径的大小就装备给部队,那么部队的战斗力并不能有多大的提升。经过多次对比之后韩云华在步枪方面让部队装备了日军现役部队使用的制式步枪三八式大盖和现役部队的制式步枪中正式,轻机枪方面韩云华只为部队装备了捷克式轻机枪。重机枪属于单兵种武器,这次战斗一共缴获了7种型号139挺,韩云华把数量最多的马克沁重机枪装备到了部队,剩下的大量的杂牌武器都被韩云华扔到了仓库里了,准备有机会送到八路军总部,让总部领导们统一调派去吧。

具体的部队装备是:李大勇的一营为步枪全日械营,共装备了三八式步枪297支、捷克式轻机枪65挺、马克沁重机枪12挺。王剑的二营和陈尚明的三营为步枪全国械营,每个营各装备了中正式步枪297支、捷克式轻机枪65挺、马克沁重机枪12挺。警卫连和侦察连作为全团的尖兵部队各装备了中正式步枪112支、捷克式轻机枪24挺、马克沁重机枪2挺。团属重机枪连共装备了马克沁重机枪24挺、骑兵连因为人员和马匹有限只装备了马枪38支、马刀38把、捷克式轻机枪3挺、通信排则是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枪、迫击炮排是全团唯一的炮兵部队,共装备了6omm迫击炮4门。为了加强各营的火力,韩云华又为每个营增添了12挺重机枪,相对与日军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的重机枪而言,新一团的火力配置无疑是豪华的。

在枪械里面,韩云华最看重的还是轻机枪,因为这种火力猛、质量轻、易携带、单兵即可操作的突击武器,既可以当做压制性的装备,也可以当做冲锋枪等高自动武器用,简直是打仗行军的必备武器。这次战斗缴获的轻机枪中性能最好的要属法国产的m1922轻机枪,但韩云华最终还是选择了捷克产的ZB26型轻机枪,也就是中队中最为著名的捷克式。

一方面是因为这次缴获的战利品中ZB26型轻机的数量最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法国产的m1922轻机枪的子弹难搞。法国产的m1922轻机枪除了中央军装备了不少以外各地军阀也有不少,在1934年以后武器开始走制式化路线,正规军步枪由13个口径缩减到了4个口径,本来法式口径步枪数量不小,并没有被裁掉,但这个m1922轻机枪竟有射4种不同弹药的型号同时在服役,而且也没有哪型是绝对多数,都是差不多的数量,最要命的是这个机枪的枪管自制困难,而且射不同子弹的m1922轻机枪内部零件尺寸是不一样的,不能互换,因此无法修改成射同1种子弹的机枪,不但如此,这种武器的子弹统统是用无烟火棉做射药,而这m1922轻机枪也就只合适射无烟火棉做射药的子弹,而当时中国的无烟火棉产量小而且质量不稳定,所以这机枪的子弹基本全靠进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