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这其实就是一个“战略尾巴”是让赵北揪的,相同意义的“战略尾巴”还有那个远东共和国,以及兰芳第二共和国,不过目前看来,这两个“战略尾巴”似乎还用不上。
赵北的谋划,总参谋部的那帮大佬也都赞成,不过,在具体的实施细节上,总参谋部内部存在分歧,蓝天蔚是“稳健派”主张慢慢前进,蒋方震是“急进派”主张利用英国经济萧条的大好时机一举吞下英国在东南亚的几块殖民地,马来亚、缅甸就是蒋参谋次长看中的猎物,在这一点上,他的主张倒是与沈鸿烈有几分相似。
也正是这种内部分歧,使赵北的立场更加摇摆,在总参谋部统一意见之前,他还是决定等待,等待外务部那帮人试探出英国政府的远东政策底线,同时也通过驻美大使试探美国的立场,至于德国、意大利那边,他也派人接触过,让他一点也不意外的是,德国元首和意大利领袖都与日本军部一样,急切的盼望着中国打响对英战争的第一枪,所以,他们对中国的外交特使表示了“谨慎的支持立场”
光是“谨慎的支持立场”是不够的,一旦中英开战,谁也不敢保证那位德国的元首不会跟英国政府做一笔秘密交易,毕竟,在“历史上”的那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是有“前科”的,英国并不是德国元首消灭的第一目标,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德国元首并不排斥与英国签订一份停战条约,以便全神贯注对付苏联,只是当时的英国政府没有同意,考虑到现在是1936年,英国首相还不是那位以强硬著称的邱吉尔先生,而且那位德国元首尚未lou出战争贩子的真面目,那么,英国政府会不会与德国元首达成秘密交易?赵北完全没有信心。
这加强了赵北的观望决心,同时他也决定进一步加强军备建设,此次率领特遣舰队访问南洋,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到邦加岛视察当地的军事设施的建设情况,同时也是准备去兰芳看看当地华人对英国的看法,毕竟,一旦这场对英战争打响,不可避免的会将兰芳给卷进去,民心士气必须考虑到全盘战略中去。
既然这具体的战术还不能确定下来,那么赵北也只有和稀泥,蓝天蔚说的有道理,沈鸿烈说的也有道理,至于最后谁来拍板定夺,那还是赵大总统说了算。
几人坐在小客厅里议论战略,在场的都是军装派,没有一个闲杂人物,说起话来自然不用太过忌讳,如何消灭英国在东南亚的势力,如何将东南亚纳入大中华经济圈中,这些话题确实让那几名副官大开眼界,不过他们也都明白,这些话在这里说可以,但是不能拿出去说,国际政治就是这么回事。
这场战略会议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就结束了,此时天色已暗了下来,赵北吩咐沈鸿烈在总督府中备下晚宴,他要款待兰芳总统。
“听说中枢打算将当地国防和外交政策的决定权交由兰芳政府自主,此事当真?”
吩咐管家备宴之后,沈鸿烈忍不住问了赵北一句。
“正是。此次来兰芳访问,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与兰芳方面讨论此事。”赵北点了点头。
“可是,如果今后对英开战,兰芳国防、外交均不由我方控制,怎么能利用兰芳呢?”沈鸿烈不解。
蓝天蔚与蒋方震都是笑了笑,向赵北望了过去,这个问题,他们以前也问过,赵北告诉了他们答案,现在,沈鸿烈也需要一个答案。
赵北也笑了笑,讲了一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