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呢。
海参葳市面萧条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物资短缺,尤其是面包和燃料,实际上,自从联军控制了城市之后,城里就开始实行粮食配给制了,所需粮食均由日本、中国就近采购,至于燃料,城里的煤炭供应连保证联军舰队的需要都有些困难。更别说是供应市民需要了,所以。现在城外的山上到处都可以看见伐木工,好在这里森林茂密,木柴倒是不缺,只要足够勤快。
现在,街上到处可以看见用小车拉木柴的俄国平民,天气寒冷。所有的人都包裹得严实,只露出小半张脸和眼睛,目光多半呆滞,几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也看不到对生活的憧憬,几乎所有的人都麻木不堪。
看着那些俄国平民的呆滞日光,程璧光突然想起了以前在国内看见的那些大众的麻木表情,而现在,在国内民众的脸上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麻木的表情已是越来越少见了,多数中国平民都在享受着工业与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繁荣,他们也同样相信,只要自己勤快,这种经济的繁荣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国家经济超越列强。
但是程璧光却对国内工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前景持谨慎立场,虽然是名军人,不怎么懂得工业和商业,但是程璧光却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枢连续对外用兵,这使军费开支增加不少,而且随着俄国内战的发展,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受到严重干扰,虽然军事物资订货猛增,但是相应的,民用物资的交易却日渐萧条,这从海参葳唐人街那里的萧条景象就可以看出来,这几天里,程璧光没事时就往唐人街那边跑,与那里的掌柜、伙计聊天,也正是通过这些商人,程璧光了解到了中俄贸易所面临的萧条局面,他也认为,一旦欧洲战争结束,这种商业的萧条局面很可能迅速蔓延到商业的各个角落,并最终导致工业发展速度的减慢。
虽然有些担心国内的工业与经济发展。但是程璧光还是相信,只要总统不犯战略性的错误,那么暂时的困难是不会击倒这个国家的,这从此次出兵干涉俄国内战也可以得到证明。实际上,在程璧光看来,此次出兵俄国,响应协约国行动是其次,主要目的只怕还是为了占领一些领土,以便将来向这些地区移民,这可以直接减轻工商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压力。
坐在轿车上,这么琢磨着,很快天就黑了下来,街上开始宵禁。程璧光也没在街上多呆,在唐人街转悠之后,便赶回了联军司令部,而此时,一封电报也正好从伯力前线拍到了联军司令部。
拍电报的人正是在伯力指挥陆军部队作战的周道网,根据他的这封电报,现在,国际联合干涉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攻进了伯力,敌军已退出城去,周道网要求联军司令部立即下达命令,让部队继续追击敌军,以便沿着黑龙江向俄国纵深地区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