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正在发动猛烈攻势的报告,由于没能和右翼部队取得直接联系,2营围绕着146。6高地形成了一个弧形阵地
直到当天下午晚些时候,日军对146。6高地的攻击终于被迫停止。
从10日晚开始,在第1炮兵团的强有力的支持下“项羽”师的整条防线开始陆续向新别挪动,而所有的坦克和突击炮也提前回撤,聚集到了城市的四周。这个夜晚,日军的进攻仍在继续,激烈程度比起白天虽然逊色了许多
在正在集结起来的战斗群向南出击之前,第2侦察营被部署到了201。6高地,友军第18防空营则夺回了刚刚被日军侦察队占领的阵地,他们将负责掩护俞星战斗群的侧后。
12月11日清晨6:00,第2装甲团的战车打响了向南进攻的第一炮。1营走在了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3营的“钢龙”式坦克和突击兵团1营的部分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金刚村。
与此同时,第2侦察营2连和1个装甲连打通了前往金刚村的道路。一路上尽管时常会遇到一些地雷、反坦克炮阵地的阻挠,但战斗群主力还是于下午13:00左右到达了金刚村。
日军在当地部署了为数不少的装备,但是“钢龙”式坦克的到来使得战斗没有了任何悬念,中国人花了10分钟就拿下了这个村子
到了下午15:00左右,侦察营报告说他们已经同友邻部队取得了联系,而俞星战斗群此时的目标则是东鹿见,12辆“钢龙”式战车、13辆“云豹”式战车和2辆装备有75毫米长身管炮的战车连于傍晚19:00向东鹿见村发起了进攻,而经过加强的第2侦察营紧紧跟在装甲部队身后。
在东鹿见北部的峡谷里,还上演了双方步兵之间的决斗。
穿过村内燃烧着的坦克和房屋“项羽”师的装甲部队于当天午夜前控制了东鹿见村,但他们却暂时无力改变东鹿见东部花折河上的桥梁继续为日军所控制的事实,而这也意味着日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再次出现在东鹿见附近,紧随其后的第2侦察营也离开了刚刚占领的阵地,部队摸索着朝前推进,这里距离京都最后的前沿防线兵库只有25公里的路程!
夜晚“项羽”师下属各部队陆陆续续到达了战场,一度非常凌乱交错的战场态势也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俞星少校将突击1团的指挥部设在了东南;罗云少校则将突击2团团部设在了西面
为了稳定战场的局势,萧远在到达新指挥部的第一时间便决定抢在日军之前对其桥头阵地发起冲击,他同时还为自己的2个主力团划定了各自负责的区域
第2侦察营此时收到的任务是从南部地区出击,一直向东北方向推进,同时为师主力部队的右翼提供掩护。
为了能更加方便地指挥部队作战,突击1软团团部也连夜迁到了兵库,第2侦察营也暂时归入该团旗下。
原定于12月日上午9:30分开始的第一轮试探性进攻延后到中午12:00。
进攻打响之后,尽管曾一度遭遇到日军小部队的拼死抵抗,但何屹立上尉指挥的3营还是闪电般拿下了战场东部的山区;在右翼配合作战的第2侦察营官兵也乘胜追击,其下属的4连一举拿下了战场以东2000米处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