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85争论(2/2)

这样一来,等于是把张之死了。

此时说起的都是张之的得意事,适才他被张华轩一顿斥骂,到后来他撞已经是意气之争,因为他只觉自己天生聪明,见事明白,对张华轩都并不那么服气的原故。

果然也不他所料,张之话一脱,张华轩已经立刻沉下脸来,他向着张之斥责:“军政大事,岂由你随指摘?我给你建言辅助军机的权力了吗?况且,郑安远也是你的同僚,我这里又不是前明,文官可以任意指责欺负武将。”

诩,自然也讲究杀伐决断,换个角度想想,张华轩现今的置绝无问题。在他看来,淮军战斗力超凡不卓,在正面手时放天下已经没有人是淮军的对手,不过淮军的问题就是政治上地声望问题了。淮军毕竟是地淮泗,在苏北皖北等地很有声望,多年战争使得各地的百姓对淮军很信任,也很畏惧,可以说,在这些地方淮军的军旗一到很少有胆敢反抗的。而争夺天下也是一个得到天下民心的过程,与张华轩一样,左宗棠也不相信什么得民心者得到天下的狗胡话,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那当然是因为争天下的过程中,凡是反对者犹疑者首鼠两端者都被杀掉了,这样剩下来地人当然就对当政者心服服了。

张之没有什么话说,弯腰躬表示领命。他边几个幕僚都与他好,不免得都上前跪下:“大帅,孝达这样的脾气实在是过份了一些,不过罪不致死,请大帅收回成命。”

果然张华轩话锋一转,又:“不过孝达闻达太早,虽聪明,对世事却不通明。学问也只是书本上的那一些。我问你孝达,领军打仗你不成,治理一县你成吗?”

这样的罚也算是极重了,其余诸人也便立刻一同陈请。

张之这样的脾气给郑安远这样的酷吏当助手,又在千里之外的战场,只怕没有几天,就会被郑安远找个借杀了,兵凶战危的当,张华轩自然也不会因为一个文职幕僚的死去砍统兵大将的脑袋。

此时听得对方夸赞,也只觉是理所当然,翻翻便罢,绝无激涕零之状,这模样让左宗棠见了,不免又在心中骂了几句蠢才。

他目视张之,见对方红涨脸的模样,不觉笑:“孝达这人,十一岁是贵州全省学童之冠,十二岁诗集,咸丰三年就是乡试榜首,中了举人。这样年轻早达,实是天生聪颖过人,我挑选幕僚,他是我首选之一。”

他比张之也就是大四五岁,此时斥责起对方来如同斥责自己的侄一般,气老辣稳重而又狠,左宗棠等人在一旁听了,都是倒凉气。

众人如此着急,张华轩却是笑:“你们误会了。我哪会如此置孝达这个楞青。我将他从南请来,可不是为了让他的鲜血染红我手下将军的长

他这么严辞斥责,张之也不敢再还嘴,只是满脸涨的通红,显然是并不心服。

张华轩知他心气傲自视甚,当下又向他冷笑:“孝达你总以为自己通晓天下事,我也一向隐忍你的坏脾气,因为年轻人脾气坏并不怕,怕的是没有能力事和没有胆气担当。现在看来,我对你是太放纵了。这样罢,你这就离开我边,跟着郑安远一起去征讨河南,亲看看淮军将士的辛苦,再去想想安抚地方除了怀德之外,需不需要让远人畏惧我淮军将士手中的刀剑。畏威怀德这四个字的意思,孝达你仔细想想。”

张之虽然还在愤愤,却也不觉答:“一县之治,自信还治理的过来。”

争夺天下不仅是一个仁义地过程,也要杀人立威。现在看来,淮军的仁德是足够了,政事上也是很纯熟了,新得之地上就能用很多手段稳定下来,而这些地方原本也是淮军威德所至之所,换了河南或是直隶、山东这样地新得之地,抚当然还是淮军拿手的事,而杀人立威,使得天下人不敢轻易的抵抗淮军,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不是想如此,而是必须如此。而张之这个黄敢这样信雌黄,必定会被张华轩严辞斥责。

周馥生老成稳重,年纪也较大一些,与张之也算好,当下生恐张华轩不答应,又泣下固请:“大帅,若是觉得孝达太过不堪,不妨重重责罚,贬他回原籍读书也罢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