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度的动作。用包容的态度道:“我能理解杜军长的感受,也尊敬杜军长地勇敢,如果杜军长你能改变意义,我亚历山大本人和大不列颠政府,随时欢迎各位的光临。”
亚历山大真的是胜券在握,现在盟军是三面被围,中国远征军回国的路,已经被五十六师团这支能征擅战,被称为“龙师团”地劲旅所挡,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破有坦克团,汽车团,重炮团,更有航空部队支援的大军,以中国军队现在的士气,那是绝不可能。
就算杜聿明拒绝,但是根据亚历山大地判断,中国政府里那些政客,还是会点头同意地,这几万中国军人,就算是以难民身份撤到印度,接受他们英国政府地管理,也总好过在缅甸被日本军队全歼吧?
再说了,软弱的中国政府,面对他们大英帝国,什么时候曾经挺直过腰杆了?
和杜聿明一起参加这次军事会议地,还有为了调解中、英、美三国联军的矛盾,被蒋介石派到缅甸,担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的罗卓英。罗卓英悄悄拉了一把杜聿明,低声道:“事关远征军几万兄弟的生死存亡,我们应该先上报重庆,等蒋委员长定夺才是…”
看着罗卓英私下的小动作,虽然听不清,也不明白他正在低声说着些什么,但是在亚历山大脸上扬起的笑意,却更浓了。看看,他没有猜错吧,通过缅甸血战,亚历山大同意,在中国军队中有悍不畏死的勇士,但是一惯的,在中国人当中,更不缺胆小怕事的懦夫!
“定夺?有什么好定夺的?”
杜聿明扭过头,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坐在自己身边,这位大腹便便,没有一点军人的气度与风骨,却能得到蒋介石重用的男人。看着罗卓英那张写满肯求与热切的脸,杜聿明脸上的惊诧,慢慢被浓浓的屑所替代。
“尊敬的罗卓英指挥官,我想您不会忘记谢晋元和他的八百勇士吧?当时我们绅士的英国盟友,我们高贵而人道的英国盟友,也是这样劝谢晋元带领在四行仓库的八百勇士,通过他们英国租界撤退的,结果呢?”
面对杜聿明的询问,罗卓英真的呆住了。谢晋元和八百勇士的故事,不但曾经一度成为报纸的头版头条,更被拍成了电视,编成了话剧,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位英雄的经历,知道这位英雄的结局?
“我尊敬谢晋元的风骨,敬重他坚韧不屈的精神,我更叹息这样一位军人,不是死在了战场上,而是死在了盟友的囚禁与看押之下。每当想起这个人,想起他的事,我就常在心里想,如果是我杜聿明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会怎么办?”
在众目睽睽之下,杜聿明挺直了自己的腰,一股只能可能属于铁血军人的不服不屈气势,一股犹如荆轲刺秦般的惨烈杀气,在瞬间就刺痛了亚历山大的眼。
亚历山大脸上淡定自若的笑容,终于消失了←能成为驻缅甸英军司令官,他当然有相当的眼光,他当然应该明白,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一把剑,一把宁折不弯的剑,一把比谢晋元更强,更锐,更不容轻辱的剑!
杜聿明直视着亚历山大,沉声道:“罗网加身,以死破局!”
事已至此,杜聿明和亚历山大的谈判已经正式破裂,杜聿明用轻蔑的眼神,看了一眼满脸不奈,更写满浓浓不满的罗卓英,道:“如果你认为,应该向重庆请示,向蒋委员长请示,那是你的自由。但是我杜聿明绝对不会改变主意,除非我不再是第五军的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