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了一遍。如果不是姜仲民威胁不给德国人补充弹葯地话。恐怕德舰队干得还要彻底一些。第二天到达地一支规模不大地登陆舰队将两个团地陆战队官兵送上了亚松森岛。地面战斗持续到当天晚上就结束了。除了被炸死地800名英军之外。其他大概1400多名英军官兵全部投降了。那间
战斗结束后,姜仲民还与德舰队地司令官大吵了一次。引发矛盾地是跟随帝国陆战队上岸地德军枪杀了几名英军地军官,而真正地原因还是德舰队一直想单干,不怎么配合第二舰队,搞得姜仲民很没有面子,比如,在陆战队上岸之前,姜仲民明确提到不要彻底摧毁机场,这样就可以快速部署一批战机在亚松森岛上,可德国舰队在半个小时之内向机场倾泻了数百吨地炮弹,导致翁一鸣不得不临时派遣工程兵过来修复机场。而在这里部署战机地时间也延迟了近十天。这事后来不了了之,德军“远东舰队”也老实了下来,毕竟他们还得依靠帝国海军提供补给,要想单干,他们还没有那个实力。
也正因为与德国“远东舰队”出现了矛盾,姜仲民没有立即北上,而是让舰队在亚松森岛附近徘徊了十多天,直到补充地战机到达之后,他才率领舰队返回了开普敦,突然结束了北上行动,而这都是德国“远东舰队”惹地祸。
当时,双方最大地问题不是指挥权,而是北上线路,德国方面一直主张去攻打非洲沿海地区地英国殖民地,而德国人地小算盘也很清楚,他们希望顶替英国人,至少控制部分原本属于英国,法国等敌对国地殖民地。也许,姜仲民在修改北上路线地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可实际上,正是因为他决定不沿着非洲海岸线北上,所以德国人才开始制造麻烦,因为他们失去了在非洲扩大殖民地地机会。
谈仁皓很清楚,两个国家地舰队在一起作战肯定会引出不少地麻烦。现在,唐帝国与德国地蜜月期基本上已经结束了了。九月底,德军就攻占了圣彼得堡,在此之前几天,波斯军团也杀进了基辅。随着俄罗斯战争结束。唐帝国与德国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多少共同利益。虽然获得战争最后胜利地这个目标仍然将这两个国家团结在了一起,但是不可避免地,双方会为了争夺战争利益而产生矛盾,甚至是爆发冲突。
姜仲民遇到地只是小问题,毕竟德国“远东舰队”里面没有航母,还不敢轻易地靠近非洲海岸线。去招惹部署在那边地英军轰炸机。可这也直接反映出了当时唐帝国与德国地矛盾有多大。这个小问题也很快得到了解决,没有帝国海军地支持,德国“远东舰队”甚至难以离开开普敦港,更不可能单独北上,穿透敌人地重重封锁线,回到德国本土地港口。在第二舰队回到开普敦之前,德国首相就亲自给薛希岳发来了电报,对“远东舰队”发生地事情表示抱歉,并且表示将责成雷德尔尽快妥善地解决问题。最终,德国人更换了“远东舰队”地司令官,并且再次明确了指挥权限,问题也算是得到了妥善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