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四章兵工厂(2/3)

这次的谈判与之前的谈判有相同之,也有不同之

谈仁皓思索了一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27年的订购量与26年相当的话,那么我们只需要四家兵工厂就足够了?”

这就是海军手里另外一个砝码。在帝国的经济战争状态之后,虽然所有的资仍然得用金钱购买,但是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就算有钱也买不到资。当时,几乎所有的军事工厂都要先拿到军队的订单。然后向政府的相关门申请购买资,在拿到了政府的批文之后,才能去原料厂购买资。另外,电能,等等供应也要由订单决定,有多少订单。就可以获得多少资与能源供应,而没有订单,政府就不会将资与能源分给工

甘永兴与谈仁皓分别与青岛兵工厂,以及厦门兵工厂行谈判。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两家兵工厂。这也算是各个击破吧。相对而言,甘永兴与谈仁皓都不急,因为原本计划在26年发动的夏威夷群岛战役推迟到了27年,所以26年订购地弹葯有分节余,储备在海军弹葯库里的弹葯还能够持一两个月。而厂商就比较急了。26年的生产看就要结束,如果无法在十二月达成协议的话,那他们就拿不到27年的订单,也就无法展开27年地生产活动,甚至无法得到足够的原料,以及能源供应!

在甘永兴躺在座椅上养神的时候,谈仁皓抓时间去熟悉那些兵工厂的情况。当初海军新增四家兵工厂的主要原因就是便于向各个方向上地作战队提供弹葯资,因为相比于飞机,舰船而言,弹葯需要运送,而且对时间要求相当。在战争于最激烈的时候,也就是22年到24年之间的时候,几乎是弹葯刚下线,就被装上了货,运往了前线。当时轰炸日本本土,青岛港就停靠了不少的弹葯运输船,燃烧弹生产来之后就立即被装上船,然后运往前线机场,也许不到十天,这些弹葯就将被投到日本本土去。

“多余产能大概有多少?”

“那就更得利用现有的过剩产量来压价了。”

相同的地方是,双方都在细节问题上现了矛盾,特别是在弹葯成本方面,海军主张的方法与厂商所持的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计算来的成本价格也就不完全一样。利率的计算方法也了问题,海军主张以成本价为基础计算利,而厂商则主张以销售价为基础计算利,也许这对单价的影响不是很大。可在大的采购数量基础上,单价的一细微变动都将带来额经费的变化。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弹葯的单价上。海军认为至少应该在26年的基础上降低两成到三成,而厂商认为降低一成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要降低两成的话,他们就只有亏本经营。

两人都笑了起来,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变成商人,正在学会怎么跟别人讨价还价,也许海军也需要一些懂得怎么杀价的人才吧。

“没有三成,都有两成。”

甘永兴。“这个我们先不提来,那些厂商心里自己有数。而且,在达到最大产量之后,他们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从现在规划的27年作战行动来看,弹葯消耗量不会比26年提多少,只是特弹葯的消耗数量会增加。而特弹葯一直是利率最的,因此我们得设法把特弹葯的价格压下去。”

。另外。五家兵工厂的竞争相当激烈,都有多余产能。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两人在青岛受到了最规格的接待,青岛兵工厂甚至还安排了专门人员来照顾谈仁皓与甘永兴,结果在甘永兴的持下,两人还是住到了海军办事,没有去厂房给他们安排的宾馆居住。次日,海军司令的军官队伍到达,谈判工作也很快就展开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